Saturday, 21 August 2021

Matthew 23:1-12

 八月二十一日

常年期第二十周星期六

教宗圣比约十世(纪念)

圣人在1835年,出生于意大利威尼斯附近之黎也色。1858年晋铎,恪尽圣职;先后担任满都亚主教及威尼斯宗主教,并于1903年被选为教宗。


他以「在基督内复兴一切」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的确也付诸实行,以纯朴的心神,以贫穷与刚毅的精神,促进教友的信仰生活。


他曾竭力革新教会的礼仪生活,包括重整教会音乐及日课,并鼓励信友勤领圣体。圣人鼓励「公教进行会」,又制定教会法典,并勇敢地抑制了现代主义邪说。1914年,圣人为世界大战而忧心,于8月20日安逝。


圣人鼓励勤领圣体,并于1910年,以Quam Singulari法令,指示儿童约七岁,即开明悟之龄,便应办告解,初领圣体,故有圣体教宗的美誉。1954年5月29日,教宗比约十二世宣布比约十世为圣人。


圣玛窦福音 23:1-12

【玛廿三1-4】那时,耶穌对民眾和衪的门徒讲论说:经师和法利塞人坐在梅瑟的讲座上:凡他们对你们所说的,你们要行要守;但不要照他们的行為去做,因為他们只说不做。他们把沉重而难以负荷的担子捆好,放在人的肩上,自己却不肯用一个指头动一下。

﹝背景註解﹞通常在犹太会堂里面,设有『梅瑟的讲座』,是由大块巖石凿成的座位,请经师坐在其上,向会眾阐释法律的精义。

﹝註解﹞「经师和法利塞人」是一班对犹太祖宗的遗传非常热心的人,他们以梅瑟的法律為主,外加歷代祖先所订的条例,教训犹太人遵行。

「坐在梅瑟的讲座上」是指传授教导梅瑟法律之人的职务,所以具有代表法律的权威(参厄上七6,25~26)。

 

【玛廿三5-7】他们所作的一切工作都是為叫人看;為此他们把经匣放宽,衣繸加长;他们又喜爱筳席上的首位,会堂中的上座,喜爱人在街市上向他们致敬,称他们為「辣彼」。

﹝背景註解﹞「经匣」古时犹太人把四段经文(出十三1~10,11~16;申六4~9;十一13~21)写在小羊皮卷上,再置於皮製的四方小匣子内,附有皮带;他们通常携带两个这种皮匣子,当祈祷时把它们分别繫在手臂上和前额上,原意是要提醒自己,不可忘记天主的话(参申六6~8)。

「衣繸」是一种缝在外袍四角的蓝细带子,用意是在提醒自己,要遵守天主的诫命(参户十五38~39)。

﹝註解﹞法利赛人故意把盛放经文的小皮匣作宽,把衣裳繸子作长,特别醒目;一般人只在祈祷的时候才繫上经文皮匣,但法利赛人却把它们时刻佩带,故意叫别人注意到他们的虔诚,好博得人们的称讚。

凡作事只為叫别人看见的,就是假冒為善的人,他们故意要得人的荣耀(参六1~2,5,16)。

『辣彼』是犹太教中教师阶级的尊称(参若一38;三26),一般犹太人以此称呼经师。

 

【玛廿三8-10】至於你们,却不要被称為「辣彼」,因為你们的师傅只有一位,你们眾人都是兄弟;也不要在地上称人為你们的父,因為你们的父只有一位,就是天上的父。你们也不要被称為导师,因為你们的导师只有一位,就是默西亚。

﹝註解﹞『父』指生命的源头;「你们的父只有一位」意指只有天主自己才是我们属神生命的源头。

 

「也不要被称為导师」辣彼、父、导师都是犹太人对法律教师(经师)的尊称。

教师(格前十二28;弗四11),是帮助我们明白圣经、认识天主的旨意,我们不可藐视他们的讲论,但要凡事察验(参得前五20~21)。

 

【玛廿三11-12】你们中那最大的,该作你们的僕役。凡高举自己的,必被贬抑;凡贬抑自己的,必被高举。

﹝註解﹞『凡贬抑自己的』是指自我谦卑的态度,并不是指对自己人格有自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