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教理》CATECHISM OF THE CATHOLIC CHURCH


序言

宗座憲令

天主教教理目錄

前言
  一、人的生命:認識和愛慕天主
  二、傳揚信仰:教理講授
  三、目標和讀者
  四、結構
  五、應用此教理的實際指示 
  六、當作的編寫
                 愛德至上

卷一 信仰的宣認

第一部分 「我信」──「我們信」 

  第一章 天主為人是「可及」的 
  第二章 天主來與人相遇 
  第三章 人對天主的回應

第二部分 基督徒信仰的宣認

  第一章 我信天主父
  第二章 我信耶穌基督、天主的獨生子
  第三章 我信聖神

卷二 基督奧跡的慶典

第一部分 聖事性救恩計畫

  第一章 教會時期的逾越奧跡
  第二章 踰越奧跡的聖事庆典

第二部分 教會的七件聖事

  第一章 基督徒入門聖事
  第二章 治療的聖事
  第三章 為共融服務的聖事
  第四章 其他禮儀慶典

卷三 在基督内的生活

第一部分 人的召叫:在聖神内的生活

  第一章 人位格的尊嚴
  第二章 人的團體
  第三章 天主的救恩:法律和恩宠

第二部分 十戒

  第一章 「你当全心、全靈、全意爱上主你的天主」
  第二章 「爱你的近人如你自己一样」

卷四  基督徒的祈禱

第一部分 基督徒生活中的祈禱

  第一章 祈禱的启示、众人奉召作祈禱
  第二章 祈禱的傳統
  第三章 祈禱生活

第二部分 主禱文:「我們的天父」

天主教教理


前言
「父啊!……永生就是:認識祢,唯一的真天主,和祢所派遣來的耶穌基督 」(若17:3)。「我們的救主天主,……願意所有的人都得救,並得以認識真理」(弟前 17:3)。「我們的救主天主,……願意所有的人都得救,並得以認識真理」(弟前 4)。除了耶穌的名字外,「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字,使我們賴以得救的」(宗4:12)。

一、人的生命:認識和愛慕天主

1. 天主本身是無限的美善和真福,按祂純粹慈愛的計劃,自由地創造了人,使人分享祂的真福。為這緣故,祂時時處處接近人。祂召喚及協助人去尋求祂、認識祂、並全力地愛慕祂。祂召集所有因罪惡而分散的人,回到祂合一的家庭——教會裡去。為實行此事,時期一滿,天主就派遣聖子作為贖世和救世者。天主在祂內及藉著祂,召喚眾人在聖神內成為祂的義子,從而成為祂真福的繼承者。

2. 為使此項呼喚響徹整個大地,基督派遣了祂所選的宗徒,給予他們宣講福音的命令:「你們要去使萬民成為門徒,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給他們授洗,教訓他們遵守我所吩咐你們的一切。看!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瑪 28:19-20)。宗徒們領受了此項使命,「出去到處宣講,主與他們合作,並以奇跡相隨,証實所傳的道理」(谷 16:20)。

3. 那些藉天主的助佑,接受了基督的邀請及自由地予以回應的人,也受了基督愛的驅使,到世界各處去傳播喜訊。這個由宗徒們所領受的寶庫,曾由宗徒的繼承者們忠心耿耿地保管著。所有信奉基督的人,都奉召把這寶庫世世代代地傳授下去,一面宣揚信仰,一面將之活在手足情深的施與受中,並在禮儀和祈禱中加以慶祝。

二、傳揚信仰:教理講授

4. 教會很早就把使人成為門徒、為協助世人相信基督是天主子的種種努力稱為教理講授,好使他們透過信仰,因祂的名而獲得生命,以便在此世加以培育和教導,從而建樹基督的身體 。

5. 「教理講授是對兒童、青年和成人的信仰教育,這教育特別包括基督教義的傳授,它通常是以一種有組織和有系統的方式進行,目的是引導他們度圓滿的基督徒生活」 。

6. 教理講授以教會牧民使命的某些要素有條理地組合而成,但教理講授有別於這些要素。這些要素雖有教理的特性,但它們或是為準備教理講授,或由教理講授而產生:就是福音的首次宣告或旨在引起信仰的傳教講道、尋求信仰的理由、基督徒生活的體驗、舉行聖事慶典、教會團體的整合以及宗徒和傳教的見証。

7. 「教理講授與教會的整個生命息息相關。教會不但在地理上擴展,在人數上增加,更重要的,教會內部的成長和她對天主計劃的回應,主要是取決於教理講授」。

8. 教會更新的時期也是教理講授的重要時刻。事實上,我們看到在教父們的偉大時代中,聖善的主教們都把致力於教理講授,作為他們職務中重要的一分工作。這就是耶路撒冷的聖濟利祿、金口聖若望、聖安博、聖奧思定以及許多其他教父,他們的教理著作至今仍堪為典範。

9. 教理講授的職務從大公會議中時常取得新的活力。關於這點,特倫多大公會議是一個應予強調的例子:它在其憲章和法令中給了教理講授優先的地位;它是《羅馬教理》的起源,此教理取了它的名字,成為基督教義大綱的上乘之作。它把教理講授在教會內系統地組織起來,又藉著聖善的主教和神學家們,如:聖伯多祿‧嘉尼削(St Peter Canisius),聖嘉祿‧鮑祿茂 (St Charles Borromeo),聖杜里比奧‧莫格魯維豪(St Turibius of Mongrovejo)及聖羅伯‧白敏 (St Robert Bellarmine)的功績,使許多教理書終能出版。

10. 因此,若因梵二大公會議(教宗保祿六世視梵二為現代的偉大教理)所產生的動力,而使教會的教理講授重新引起人們的注意,是不足為奇的。1971年的《教理講授指南》,世界主教會議先後處理「福音傳播」(1974)及「教理講授」(1977)的課題,以及有關的宗座勸諭:〈在新世界中傳福音〉(1975)和〈論現時代的教理講授〉(1979) 都可証明此點。1985年非常規的世界主教會議要求「編一本教理或一套綜合全部天主教教義和倫理訓導的摘要」。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接納了主教會議的這個願望,認為它「必定滿全普世教會和個別教會的一個真正需求」,並從速著手工作,務使與會主教們的願望得以實現。

三、目標和讀者

11. 這本教理的目標,是依照梵二大公會議和教會的整個傳統,把有關信仰和倫理的天主教教義的主要和基本內容,以綜合和有系統的方式陳述出來。 它的主要泉源是聖經、 教父著作、禮儀及教會的訓導。 它的目標是給「各地教理或綜合摘要 一個參照版本 」。

12. 這本教理主要是為負責教理講授的人編寫的:首先是為作為信仰導師和教會牧者的主教們,獻給他們當作一個工具,去盡好他們教導天主子民的本分。透過主教們,也獻給教理的編纂者、司鐸和傳道員,當然為所有其他的基督信徒,本教理也是一部有益的讀物。


四、結構

13. 本教理的設計是從教理的偉大傳統取得靈感,它把教理講授分為四大「支柱」:即洗禮信仰的宣認 (信經)、信德的聖事、信仰的生活 (誡命)、信徒的祈禱 (我們的天父)。

卷一:信仰的宣認

14. 那些藉信仰和洗禮而隸屬基督的人,必須在世人面前宣認他們洗禮的信仰。因此,教理首先講述啟示和信仰是甚麼;透過啟示,天主轉向人類及把自已賞賜給人;透過信仰,人類則向天主回應 (第一部分)。信經總結了天主作為一切美善的主宰所賜給人的各種恩典,祂也是造物主、救贖者和聖化者,並把這些恩典按我們洗禮宣認的「三章」連貫起來,就是信奉唯一的天主:全能的聖父、造物主;耶穌基督、祂的聖子、我們的主和救主;以及在聖教會內的聖神 (第二部分)。

卷二:信德的聖事

15. 教理的卷二講述天主的救恩,這救恩已由耶穌基督一次而永遠地實現,並藉聖神臨現於教會禮儀的神聖行動中 (第一部分),尤其是在七件聖事中 (第二部分)。

卷三:信仰的生活

16. 教理的卷三敘述按天主肖象而造的人的最後終向:真福及達至真福的旅程。這旅程是指順從法律和天主恩寵之援助的正直和自由的行為 (第一部分),以及按照天主十誡的昭示而去實現愛德雙重誡命的行為 (第二部 分)。

卷四:在信仰生活中的祈禱

17. 教理的最後一卷論及祈禱在信徒生活中的意義和重要性(第一 部分),並以主 的禱文七項祈求的簡單詮釋作為結束(第二部分)。事實上,在這些祈求中,可以找到我們該盼望,和我們的天父樂於施予的一切恩惠。


五、應用此教理的實際指示

18. 本教理的設計,是把整個天主教信仰作一有系統的陳述,因此,必須把它當作一個整體來閱讀。正文旁的許多參照號碼,及書後的主題索引使人看到每個主題與信仰整體之間的聯繫。

19. 很多次,聖經文句並不逐字引用,而只以「參閱」字眼在註腳中指明其出處。為了深入了解這些章節,必須閱讀那些文本。聖經的引述是教理講授的工具之一。

20.某些段落使用較小字體較小字體,是表示這些解釋是屬於歷史和護教性質的,或者是教義的補充說明。

21.引証教父著作、禮儀、教會訓導或聖徒傳記時,都用較小字體印出。這些引証是為使教義的闡述變得更為充實。這些文字多次是為直接的教理講授用途而選的。

22. 在每個主題單元的結束,都有一系列的簡短文字以簡明的條文總結道理的要點。這些「撮要」的目的,是為給各地方的教理講授一些提示,以擬定綜合的和可供記憶的條文。


六、當作的編寫

23. 本教理書的重點是放在教理的闡述上。事實上,其目的是協助人深入明瞭信仰。正是為這緣故,它導向信仰的成熟,使信仰在生活中紮根,並透過見証而發揚光大。

24. 因教理講授對象的文化、年齡、精神生活、及社會和教會環境的不同,教理在陳述和方法上該作適當的編寫,但本教理書基於本身的目標,不打算實現此事。這項任務留待那些專用的教理課本、尤其留給那些教導信友的人士去執行:
《羅馬教理》,「導言」 :那些教導教理的人,必須「對一切人,成為一切」(格前 9:22),為贏得眾人歸向耶穌基督……首先,他們不要以為託付他們照顧的靈魂都有同一的程度。因此不能用一成不變的方法,去教導及培養信徒們真正的虔誠。該知道他們在基督內有些像剛出世的嬰兒,有些像青少年,有的則看來已擁有一切力量,…… 那些奉召執行講道任務的,必須在傳授奧跡、信仰和倫理規條的訓示時,使自己的語言吻合聽眾的智力和才能。

愛德至上

25.為結束這段前言,宜牢記《羅馬教理》所宣布的以下的牧民原則:
整個教義和訓示的目的應導向永無止境的愛。我們可有系統地陳述信仰、望德或本分,但最重要的是應時常強調吾主的愛,務必使人明白,任何基督徒全德的行 動,無不是只以愛為起點,亦只以愛為終點。

#26-49

天主教教理 卷一 信仰的宣認
第一部分「我信」────「我們信」

卷一 信仰的宣認
-- 天主為人是「可及」的

26. 在宣認我們的信仰時,我們這樣開始:「我信」或「我們信」。教會的信仰是指在信經中所承認的、在禮儀中所慶祝的、在實踐誡命和祈禱中所生活的信仰。在闡述教會的信仰前,我們先問「信」有甚麼意義。天主向人啟示自己,並把自己賞賜給人,同時又給尋求生命終極意義的人充沛的光明,而信仰就是人對天主的回應。首先我們要討論人類的這一尋求( 第一章 ),然後討論天主的啟示,這啟示就是天主將自己顯示給人 (第二章 ),最後討論信仰的回應(第三章 )。

第一章 天主為人是「可及」的

一、對天主的渴求
27. 對天主的渴求已銘刻在人的心中,因為人是由天主及為天主而受造;而天主也不斷地吸引人,只有在天主內,人才能找到他不斷尋找的真理和幸福。
人性尊嚴的最崇高之處,在於人被召叫與天主共融。自出世之初,人被邀與天主交談。如果不是天主以聖愛造生並保存他,人便不存在。除非人自由地承認這聖愛,並將自己完全委身於天主,否則不算完全地依照真理而生活。

28. 人類在其歷史中直到今日,曾以許多方式,透過他們的信仰和宗教行動 (祈禱、祭獻、敬禮、默想等等),表達他們對天主的尋求。雖然有些表達方式是模糊的,但它們是如此普遍,以致人可以被稱為宗教性的存有:
天主由一個人造了全人類,使他們住在全地面上,給他們立定了年限,和他們所居處的疆界;如他們尋求天主,或者可藉摸索而找到祂;其實,祂離我們每人並不遠,因為我們生活、行動、存在,都在祂內(宗 17:26-28)。

29. 然而這種「與天主不可或缺及密切的關係」,可以被人遺忘、輕視、甚至視宗教的思想潮流以及犯罪者的傾向——他們由於害怕便躲藏起來,不敢面對天主及逃避祂的召喚。

30. 「願尋求上主的人,樂滿心中」(詠 105:3)。即使人能忘記或拒絕天主,而天主卻不厭其煩地召喚每個人去尋找祂,好使人能生存及找到幸福。但此種尋求需要人全力運用他的理智、正直的意志,有「一顆誠懇的心」,而且也需要其他人的見証,以引導他尋求天主。
聖奧思定 ,《懺悔錄》: 主, 祢是偉大的,是堪受讚美的; 祢的美善是無限的, 祢的智慧是莫測的。人要稱讚的,就是祢。可是他是祢造化中渺小的一分子,到處帶著他死亡的命運,帶著他罪惡的痕跡,以及帶著祢抗拒驕傲者的憑証。但不管怎樣渺小,他還是要歌頌祢。是祢激勵他在歌頌祢時取得快樂,因為我們是為了祢而受造,除非安息在祢內,我們的心將得不到安寧。

二、認識天主的途徑
31. 人按天主的肖象而受造,又奉召去認識和愛慕天主,故凡尋求天主的人,就可發現若干「途徑」去認識祂。人們也稱這些途徑為「天主存在的証據」,但這些証明並非自然科學所尋求的証明,而是「會集在一起而又令人信服」的論據。這些論據能使人達致認知天主存在的確實性。
這些令人接近天主的「途徑」,其起點就是受造之物:即物質世界和人。

32. 世界:由世界的運行、演變、非必然性、秩序和美麗,可以認識天主是宇宙的起源和終向。
聖保祿在談及其他民族時,曾斷言「認識天主為他們是很明顯的事,原來天主已將自己顯示給他們了。其實,自從天主創世以來,祂那看不見的美善,即祂永遠的大能和祂為神的本性,都可憑祂所造的萬物,辨認洞察出來」(羅 1:19-20)。
聖奧思定也說:「請你問問大地的美麗、海洋的美麗、以及到處散佈稀薄空氣的美麗;問問穹蒼的美麗……問問所有這些事實。它們都會回答你說:不妨仔細看看我們,我們是多麼的美麗。它們的美麗有如一首讚美詩 (confessio )。如今,這些受造物雖然如此美麗,卻是可變的,除了那不變的至美 (Pulcher )主宰外,還有誰造了它們呢」?

33. 人:藉著對真理和美善的開放,藉著倫理道德的意識,藉著自由和良心的聲音以及藉著對無限和幸福的渴望,人正自問天主是否存在。在這些情況中,他覺察到自己屬神的記號。「那存在於他內的永生的種子,是不可能貶為純物質的」,人的靈魂除唯一的天主外,沒有其他的根源。

34. 世界和人都証明他們並非自身的根源和終向,他們只分沾了那無始無終的「存在」。這樣,透過這些不同的「途徑」,人能認識一個事實的存在,它就是萬有的根源和終向,即「大家所稱的天主」。

35.人有能力去認識一個有位格的天主的存在,但為使人能與祂親密交往,人的理智。

三、教會有關認識天主的訓導
36. 「我們的慈母聖教會支持及教導:人憑理智的自然之光能透過受造物確實認識天主——萬物的起源和終結」。若無此種認知能力,人將不能接受天主的啟示。人有此能力,因為人乃按「天主的肖象」而受造。

37.但是,人在歷史的處境中,單以理智之光去認識天主,將會遇到很多困難。
比約十二世 ,《人類》通諭:簡言之,雖然人單憑自己的能力和自然之光,能確實而肯定地認識一個有位格的天主,這天主以上智照顧和掌管宇宙,並將自然律銘刻在我們心中,然而理智本身在有效地運用這種天賦本能時,卻遇到不少的困難。因為,凡有關天主的真理和涉及人與天主之間的關係,都絕對超越感官的領域,當這些真理要付諸實行及塑造生命時,便要求人自我奉獻和棄絕自己。原來,人的心靈在尋求這些真理時,會受到感官和幻想的影響及原罪的不良傾向而遭遇困難。因此,人很容易在這些問題上,把他們不願意認為是真實的事,便以為是假的,或至少認為是可疑的 。

38. 為此,人不但在超越他理解能力的事上,而且也在「本來並非不可理解的宗教和倫理的真理上,需要天主啟示的光照,使眾人在目前的人類情況下,能毫無困難地、以堅定的確實性並絕無錯誤地認識這些真理」

四、如何談論天主?
39. 在支持人類理智能夠認識天主的同時,教會也表達了她能向眾人及同眾人談論天主的信心。這個信心就是她與其他宗教、哲學和科學,以及非信徒和無神論者對話的基礎。

40.由於我們對天主的認識有限,因此我們談論天主的術語也很有限。我們只能從受造物,依照我們人性有限的認識和思維方式去談論天主。

41. 所有受造物都與天主有某些相似之處,尤其是依照天主肖象和模樣而造的人。因此,受造物的各樣美善(如它們的真、善、美),都反映著天主的無限美善。故此,我們能從受造物的美善中談論天主,「因為,從受造物的偉大和美麗,人可以推想到這些東西的創造者」(智 13:5)。

42. 天主超越一切受造物。所以談論天主時,我們的語言要不斷地從一切限度、想像及缺陷中加以淨化,免得混淆那「不可言喻、不可了解、不可目睹、不可捉摸的」天主 。人類語言表達天主的奧跡,總是短了一截。

43. 這樣去談論天主,我們的語言當然是以人類的方式去表達,在確實描述天主本身的同時,卻又不能表達祂無限的單純。事實上,我們必須記得,「每當我們在造物主與受造物之間察覺到若干相同之處時,就必發明白祂不是甚麼,及其他事物與祂的關係」。

撮要
44. 由於本性和召叫,人是一個宗教性的存有。因為他來自天主及歸向天主,除非他自由地履行他跟天主的關係,他將不能徹底地活出他的人性。

45. 人受造是為生活於與天主的共融中,在祂內人才能找到自己的幸福:「當我整個地與祢契合時,我便沒有痛苦和憂慮。當我的生命完全充滿祢時,才是真實的生命」。

46.人聆聽受造物的訊息和自己良心的聲音,就能確實地知道天主的存在,祂是萬物的起因和終向。

47.教會教導我們:人類透過天主的工程,用理智的自然之光,能夠確實地認識唯一真實的天主,我們的創造者和上主。

48.從受造物的各樣完美,即天主無限完美的模樣,我們確實可以談論天主,縱然我們有限的語言無法完全表達祂的奧跡。

49.「受造物如果沒有造物主,勢必消失」。正因如此,信徒們感受到在基督之愛的催迫下,把生活的天主之光,帶給那些不認識或拒絕祂的人。

#50-64

第二章 天主來與人相遇

50. 人藉著自然的理智,能從天主的工程確實地認識天主。然而有另一種知識領 域,人只憑己力是絕不能達到的,那就是天主的啟示。天主藉著完全自由的決定,把自己啟示並賞賜給人,透露祂的奧秘和祂自太初就在基督內預定的造福 人類的慈愛計劃。祂派遣了祂的愛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和聖神,把祂的計劃完 全啟示出來。

第一條 天主的啟示

一、天主啟示祂「慈愛的計劃」

51. 「天主因著祂的仁愛和智慧,將自己啟示給人,為使人認識祂旨意的奧秘。 於是,人類藉著降生成人的聖言基督,在聖神內達到天父,分享天主的本性」 。

52. 「住在不可接近的光中」的天主(弟前 6:16),願意通傳祂的神性生命給祂自由創造的人,使他們在祂唯一的聖子內,成為義子 。天主把自己啟示出來,是為使人有能力去回應、認識、和愛慕祂,遠勝過他們本身所能做到的。

53. 天主的啟示計劃,是透過「彼此密切聯繫」和互相彰顯的「行動和言語 」來實現的。此啟示含有一個特殊的「神性教育法」:天主逐步地與人溝通,分 段地準備人接受有關祂自己的超性啟示,這啟示在降生成人的聖言、耶穌基督身 上和其使命上達到高峰。
聖依勒內‧里昂多次以天主與人彼此相互適應的圖象,來談論這神性教育法 :「天主聖言在人間定居並成了人子,為使人習慣了解天主,並使 天主依照父的旨意習慣在人間設置寓所」 。

二、啟示的步驟

天主從太初使人認識祂
54. 「藉著聖言創造並保存萬物的天主,透過受造物,給人提供有關自己的恆久見証。此外,為了打開一條天主的救恩之路,天主從太初就把自己顯示給原祖父母」。祂邀請他們與祂親密交往,並給他們披上恩寵與義德的光輝。

55. 這種啟示並沒有因我們原祖的罪而中斷。事實上,天主「自他們墮落之後, 給他們許下救贖,重振他們對於得救的希望。同時,祂不斷地照顧人類,賜永生給所有恆心向善、尋求救恩的人」。
《羅馬彌撒經書》,「感恩經第四式」118:當人類因抗命而失去祢的友誼時,祢並沒有把他們棄置於死亡的權下…… 卻多次與他們訂立盟約。

與諾厄的盟約
56. 當人類的一體性因罪惡而破碎後,天主首先設法逐一拯救分散的人類。洪水 後與諾厄所訂的盟約,表現出天主開始向各「民族」,即是向那些「按語言、宗族和國籍」(創 10:5)而群居的人展開救恩計劃。

57.由多元民族所組成的宇宙、社會及宗教秩序,是天主上智託付給天使保管 的,目的是在抑制墮落的人類的驕傲,他們同謀作惡,一如在 巴貝爾塔那樣,想由自己建立其一體性。但由於罪惡,無論是多神論或是民族及其元首的偶像崇拜,都對這臨時的救恩計劃,不斷構成無法無天、為所欲為的威脅。

58. 與諾厄所訂的盟約為地上各民族都有效,直到福音在普世獲得宣揚為止。聖經尊崇「各民族」中若干偉大人物,如:「義人亞伯爾」、預象基督君王兼司祭的默基瑟德、以及義人「諾厄、達尼爾、和約伯」(則 14:14)。聖經藉此顯示,那些按諾厄盟約生活,期待基督「把四散的兒女都聚集歸一的人」(若 11:52),能達到多麼高超的聖德。

天主簡簡選亞巴郎

59. 為聚集四散的人類,天主揀選了亞巴郎 (Abram),召叫他離開自己的故鄉、自己的家族和自己的父家,為使他成為亞巴 辣罕(Abraham),即是「萬民之父」(創 17:5):「地上萬民都要因他獲得祝福」(創 12:3 LXX)。

60. 由亞巴郎所生的民族,將是一特選民族,是天主對聖祖許諾的受託者,這民族蒙召準備把所有的天主兒女,有朝一日都聚集在一個教會內;這個民族將是那樹根,一旦外教人成為信友,都被接枝上去。

61.舊約的聖祖、先知及其他人物,無論過去或將來,在教會的所有禮儀傳統中,常被尊奉為聖人。

天主立以色列為其子民

62. 在古聖祖後,天主立以色列為自己的子民,把他們從埃及的奴役中拯救出來。祂與他們訂立西乃山盟約,並透過梅瑟給他們頒布自己的法律,好使他們明認及事奉祂為唯一真實及生活的天主、眷顧一切的父親和正義的判官,並叫他們期待預 許的救主。

63.以色列是「屬於上主名下」(申 28:10)的司祭民族。他們是「天主首先向他們說話的民族」,也是在亞巴 郎信德內的「長兄」民族。

64. 天主透過先知們培養自己的子民去渴望救恩,期待那賦予眾人及刻在人內心的新而永久的盟約。先知們宣布天主子民的徹底救贖,宣布它的一切不忠行為將被洗淨,並宣布一個將包括所有國家的救恩。上主的窮人和卑微者尤其懷有此種希望。聖賢的婦女們如撒辣、黎貝加、辣黑耳、米黎盎、德波辣、亞納、友弟德和艾斯德,都對以色列的得救保持了熱切的希望。在這方 面最輝煌的形象是瑪利亞。


三、 耶穌基督 —— 「整個啟示的中保和圓滿」」

天主藉祂的聖言說了一切
65. 「天主在古時,曾多次並以多種方式,藉著先知對我們的祖先說過話;但在 這末期內,祂藉著自己的兒子對我們說了話」 (希 1:1-2)。降生成人的天主子基 督,是聖父的唯一、完美及決定性的聖言,天父藉祂說了一切,除祂以外將不再有其他的話。十字聖若望,步武許多人的後塵,以卓越的方式解釋希伯來書 第一章一至二節:
十字聖若望,《攀登加爾默羅山》:天主既把自己的聖子給了我們,而這聖子又是祂唯一和決定性的聖言,祂便藉這聖言,只一次就給我們說了一切,不再有更多的內容……因為過去曾局部地向先知們所說的, 藉聖子已全部地說出來,並將這一切,即祂的聖子給了我們。因此,誰還想詢問天主,要求祂給予神視或啟示,不但做了一件糊塗事,而且也得罪了天主,因為他不定睛注視基督,卻去尋找其他的事物和新意。

不再有其他啟示
66. 「基督的救贖工程,由於是新而永久的盟約,將永不會消逝;而且在我們的 主耶穌基督光榮的顯現之前,也沒有甚麼新的公開啟示可期待了」。不過,即使啟示已告完成,卻並未完全闡明;這就有待基督徒的信仰,隨著年代逐步去吸取它整個的內涵了。

67. 在過去的世代中,曾有一些所謂「私下」的啟示,其中有些曾被教會當局所 承認。然而它們並不屬於信仰的寶庫。它們的任務並非「改善」或「補充」基督 決定性的啟示,而是在某個特定的歷史時代中,協助人們更圓滿地去履行基督的啟示。在教會訓導當局的指引下,信友們的意識應能辨認及接納,在這些私下的啟示中,那些是基督或聖人們向教會所作的真正呼籲。
基督徒信仰不能接納那些企圖超越或修正基督所完成的啟示的所謂「啟示」,例如:某些非基督宗教和若干近代教派即奠基於此類「啟示」。

撮要
68.天主由於愛,將自己啟示並賞賜給人。這樣,祂對人類有關人生意義和終向 的問題,提供了決定性和極其豐富的答案。

69.天主藉著行動和言語,把自己的奧跡逐步通傳給人而啟示了自己。

70. 天主在受造物中賦予有關自己的的見証,此外,還親自顯現給我們的原祖。 祂與他們談話,並在他們犯罪墮落以後,給他們許下救恩並賜予祂的盟約。

71.天主跟諾厄訂立了一個在祂與一切生靈之間的永久盟約,直到世界的終結。

72. 天主簡選了亞巴郎,並同他和他的後裔訂立了盟約。祂把他們作為自己的人 民,並透過梅瑟把自己的誡命啟示給他們。祂又藉著先知們準備這人民領受 那為整個人類預定的救恩。

73. 天主派遣了自己的聖子把自己圓滿地啟示出來,並在祂身上建立了永久的盟約 。祂是天父決定性的聖言,以致在祂以後,再沒有其他的啟示了。

第二條 天主啟示的傳遞
74.天主「願意所有的人都得救,並得以認識真理」(弟前 2:4)、即耶穌基極:
因著祂仁慈的安排,天主使祂為萬民的得救所啟示的一切,能時常保持完整 ,並傳授給世世代代的人。

一、宗徒聖傳
75. 「主基督、至高天主的全部啟示之完成者,命宗徒們把那曾藉先知們預許、 由祂本人實現及親口宣布的福音,向一切人宣講,藉此,而把天主的恩惠,通傳給他們,並以福音作為一切得救的真理和道德規範的根源」。

宗徒的宣講
76.福音的傳遞,依照上主的命令,是以兩種方式進行:
口傳::「宗徒們以口頭的宣講、以榜樣和制度,將 他們從基督的口授、生活和行事上所承受的,或他們從聖神的提示所學來的傳授給人」;
筆錄:「宗徒及他們的弟子們,在聖神的默感下,把救恩的喜訊輯錄成書」。

藉宗徒繼承 (apostolic succession)而延續
77. 「為使福音在教會內時常保持完整與生生不息,宗徒們立了主教們作為繼承 者,並把自己的訓導職務交給他們」。因為,「以特殊方式寫在默感書上的宗徒們的宣講,必須以不間斷的繼承予以保存,直到時期的圓滿」 。

78. 這種在聖神內完成的活生生的傳遞,稱為聖傳,因為它有別於聖經,縱使跟聖經有密切的關連。透過聖傳,「教會在它的教義、生活和敬禮中,把本身所是以及所信的一切,都傳諸萬世,永垂不朽」。「教父們的言論証明了聖傳 確實活生生地存在著,聖傳的豐富內涵滲透在教會實際生活的信仰和祈禱中」。

79. 就這樣,聖父透過聖子,在聖神內所作的自我通傳,不斷在教會內臨現和進行:「過去曾說過話的天主,仍不斷地與祂愛子的淨配交談;而福音的充滿生命 的聲音,藉聖神而響遍教會,藉教會而響遍全世界。聖神引領信友走向一切真理, 並使基督的話洋溢於他們心中」。

二、聖傳與聖經的關係
一個共同的泉源
80. 「聖傳與聖經彼此緊緊相連並相通,因為兩者都發自同一的神聖泉源,在某種情況下形成了同一事物,趨向同一目標」。兩者都使基督的奧跡在教會內臨在並使人受益,基督曾許下要與自己的門徒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 (瑪 28:20)。

兩種不同的傳遞方式
81.「聖經是天主的話,因為是在聖神的默感下寫成的 」。
「至於聖傳,則保存了主基督及聖神託付給宗徒們的天主聖言」,並把它「完整地傳授給他們的繼承者,俾在真理之神的光照下,他們能以自己的宣講,把天主的話忠實地保存、陳述及傳揚」。

82.於是,教會受託傳遞及解釋啟示,「並不單從聖經取得一切有關啟示之事的 確實性。因此,兩者都該以同等的熱忱和敬意去接受和尊重」。

宗徒聖傳與教會傳統
83. 我們所說的聖傳是來自宗徒,是他們從耶穌的言行舉止所接受、及從聖神那裡所學到而傳授的事。事實上,第一代的基督徒還沒有寫下新約,而新約本身也証實了聖傳是一個活生生的傳授過程。
與此不同的,是地方教會歷來所產生的神學、紀律、禮儀或敬禮方面的「傳統」。它們構成了具體的模式,透過這些模式,偉大的聖傳就能以適當的方式在 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時代表達。在宗徒聖傳的光照下,這些傳統可被保存、修改,甚或依照教會訓導的指示予以放棄。

三、信仰遺產的詮釋
信仰遺產交託給整體的教會
84.蘊藏在聖傳和聖經裡的「信仰寶庫」 (弟前 6:20),是宗徒們委託給整個教會的。「當全體子民依恃著它,並與自己的司牧團結一致,在宗徒的訓誨、共融、擘餅及祈禱上持之以恆,即堅守、實踐及宣認所傳授的 信仰時,主教與信徒間建立一種特殊的精神團結」。

教會的訓導當局
85. 「正確地解釋書寫的或傳授的天主聖言的職務,只委託給教會內活生生的訓導當局,」即是與伯多祿的繼承者——羅馬教宗共融的主教們,「他們以耶穌基 督的名義行使這權力」。

86.「但教會的訓導職務並非在天主的言語之上,而是為它服務,這職務只教導所傳授下來的真理。因為,訓導當局因天主的命令和聖神的助佑,出為天主啟示的一切當信之道,乃取自唯一的信仰寶庫」。

87. 信友們由於追憶基督向宗徒們所說:「聽從你們的,就是聽從我」(路 10:16)這句話,應順服地接納牧者們以各種方式所給予他們的訓誨和指示。

信條
88.當教會訓導當局欽定信條時,亦即當它提出蘊藏在天主啟示內的真理,或以確定方式提出的其他與這些真理有必然關連的真理,而要求基督子民以堅定不移的信德同意予以接納時,都是完全憑靠受自基督的權力。

89. 在信條與我們的靈修生活之間有一種極密切的關連。信條是我們信仰道路上的明燈,它們照耀這道路,使之安全。反過來說,如果我們的生活是正直的,我們的理智和心靈將會敞開去接納信條的光照 。

90.信條間彼此的關係與協和,可從基督奧跡的整體啟示內浮現出來 。應記得「由於天主教教義中的諸真理與基督信仰基礎的關係有差別,所以它們之間有一個秩序 或『等級』」。

信仰的超性意識
91.所有信徒都須了解和傳遞啟示的真理。他們接受了聖神的傅油,而聖神教導他們一切並把他們「引入一切真理 」(若 16:13)。

92. 「全體信眾……在信仰上不能錯誤:『幾時從主教們直至最後一位平信徒』,對信仰及道德問題,表示其普遍的同意時,這一特性便藉著全體子民信仰的超 性意識而流露」。

93. 「事實上,天主的子民,藉著這種由真理之神所激發和支持的信仰意識,在神聖訓導當局的領導下……完整地持守那一次而永遠地傳給聖徒的信仰,以正確的判斷力更深入地加以體會,並在生活上更完美地付諸實行」。

在信仰的理解中成長
94.賴聖神的助佑,對信仰遺傳下來的事跡和言語的領悟,能在教會的生活中增進:
——「藉著信徒們的反省和研究, 他們把這些事放在心中默想」;尤其是「神學的探討……不斷地對啟示的真理作深入的認識」。讀它的人一起成長」。
——「藉著主教們的宣講,他們因所繼承的主教職位,接受正確闡釋真理的神恩」。

95. 「因此,很明顯地,由於天主極明智的安排,聖傳、聖經及教會的訓導當局,彼 此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且各按自己的方式,在唯一聖神的推動下,共同有效地促進人靈的得救」。

撮要
96.宗徒們把基督委託給他們的一切,在聖神的默感下,用宣講,也用著作,傳授給世世代代的人,直到基督光榮地再來。

97.「聖傳及聖經組成一個天主聖言的神聖寶庫」,旅途教會在這寶庫前,像對著一面鏡子,默觀萬有真源的天主。

98.「教會在它的教義、生活和敬禮中,把本身所是以及所信的一切,都傳諸萬世,永垂不朽」。

99.整個天主子民,藉著信仰的超性意識,不斷地領受天主啟示的恩賜,日益 深入地加以研究和更圓滿地去生活。

100.正確地解釋天主聖言的責任,只委託給教會的訓導職務,就是教宗以及與教 宗共融的主教們。


第三條 聖經

一、基督————聖經的獨一無二的聖言
101. 天主為把自己啟示給人,慈愛地俯就人,用人類的言語向他們說話:「因為天主的話,用人的語言表達後,就相似人類的語言;有如永生之父的聖言,取了軟弱的人性後,與人相似一般」。

102. 天主透過聖經的所有言語,只說一句話,就是祂的唯一聖言,在這聖言內天主把自己完全說了出來。

103.為此,教會時常尊重聖經,如同尊重主的聖體一樣。她不停地從天主聖言及基督聖體的筵席中,給信友們提供生命之糧。
聖奧思定 ,《聖詠漫談》:要記得在整部聖經內是同一個天主聖言,在所有聖經作者口中迴響的,也是 同一個聖言。這聖言從起初就與天主同在,故不需要發音,因為祂是在時間之外。

104. 教會從聖經中,不斷地取得她的滋養與活力;因為透過聖經,她不只接受人的言語,實在而論,接受的是天主的言語。「因為在聖經裡,天父慈祥地來與祂的子女相會,並同他們談話」。

二、聖經的默感和真理
105.天主是聖經的作者。「在聖經各書卷中所包含和陳述的天主啟示的真理,是在聖神的默感下而寫在其中的。
慈母教會基於宗徒的信仰,把舊約與新約的全部書卷,及其所有部份,都奉為聖經和正典,因為是在聖神的默感下寫成的,有天主為其作者,並這樣地交給了教會」。

106. 天主默感了聖經的人間作者。「在撰寫聖經時,天主簡選了人,利用他們的才幹和能力來替祂服務,為能藉著他們並在他們內工作;他們是真正的作者,只寫下天主要他們寫下的一切」。

107. 受默感的書教導真理。「由於受默感的聖經作者所宣稱的一切,應被視為聖神所宣稱的,故此應該聲明聖經各書,堅定地、忠實地、無錯誤地教導真理,這真理是天主為我們的得救,而願意寫在聖經裡的」。

108. 可是,基督徒的信仰並不是一個「書卷的宗教」。基督教會是一個天主「聖言」的宗教,這聖言「不是一個筆錄下來沉默的文字,而是降生成人的生活聖言」。 為使聖經上的話不要變成死板的文字,生活的天主的永遠聖言——基督,必須透過聖神,「開啟我們的理智,使我們理解聖經」(路 24:45)。

三、聖神——聖經的解釋者
109. 在聖經裡,天主是以人的方式向人說話。因此為正確地解釋聖經,必須留心探討甚麼是聖經作者真正要肯定的,以及甚麼是天主藉他們的話要表達的。

110. 為明白聖經作者的用意,應留意當時的環境和文化,留意當時所用的「文學類型」,留意當時所慣用的感受、表達和敘述的方式。「因為在聖經中,真理是以各種不同形式,即以歷史、先知、詩歌或其他文學類型來陳述和表達的」。

111. 不過,由於聖經是受默感的,有另一個同樣重要的正確解釋原則,沒有這個原則,聖經將變成死的文字:「聖經既由聖神寫成,就該藉同一聖神的助佑去閱讀和解釋」。
為隨從默感聖經的聖神去解釋聖經,梵二大公會議給我們指出了三項標準:

112. 一、小心留意「「整部聖經的內容和統一性整部聖經的內容和統一性」」。因為 ,儘管組成聖經的各書互不相同,但由於天主計劃的一致,聖經是一個整體,而耶穌基督就是它的樞紐和心臟,這心是在祂的逾越節後敞開的。
聖多瑪斯,《聖詠闡釋》:基督的心是指聖經,正因聖經顯露了基督的心。這心在受難前是關閉著的,因為那時聖經是隱晦的。但在受難後聖經變得明朗,為使那些從中獲得領悟的人,懂得詳查和辨別如何去解釋先知的話。

113. 二、在「「整個教會的生活聖傳整個教會的生活聖傳」」中閱讀聖經。根據教父們的格言:「與其說聖經寫在書卷上,毋寧說首先寫在教會的心頭上 (Sacra Scriptura principalius est in corde Ecclesiae quam in materialibus instrumentis scripta)」。因為教會在她的聖傳中,將天主的聖言存留在她活生生的紀念中,而聖神則按照屬神的意義將聖言的解釋賜給她。

114.三、留意「「信德的相符信德的相符」。所謂「信德的相符」,是指信仰中的真理彼此相符,以及與啟示的整體計劃相符。

聖經中不同層次的意義
115. 依照古老的傳統,聖經的意義意義可分為兩種 :即字面的意義和屬靈的意義 ,後者又分為寓意、倫理及末世的意義。四種意義彼此深深地相協調,可確保教會活生生的讀經,產生豐富的內涵。

116. 字面的意義字面的意義。就是那來自聖經言詞所表達、透過釋經學的正確解釋規則 所發掘的意義。「聖經的所有意義都以字面的意義為基礎」 。

117. 屬靈的意義屬靈的意義。基於天主計劃的一致性,不但聖經的文字,連它所敘述的事實和事件也可成為標記。

屬靈的意義
一、寓意寓意。如果我們在基督身上認出事件的意義,就能對事件有更深入的了解;例如經過紅海是基督勝利的象徵,因此也是洗禮的寓意 。

二、倫理倫理倫理。聖經所記載的事跡能引導我們正直地行事。它們是為「勸戒我們而記載下來的」(格前 10:11)。

三、末世末世。同樣,我們可看到事實和事件的永恆意義,讓它們引領 (希臘語 anagoge) 我們邁向天鄉。這樣,塵世的教會是天上耶路撒冷的標記。

118.中古時代的一首短詩巧妙地總結了上述四種義意:
文字,事之所載;寓義,信之所賴;倫理,行之所依;末世,心之所望。
(Littera gesta docet, quid credas allegoria, Moralis quid agas, quo tendas anagogia)

119. 「釋經者的任務是依照這些規則,助人更深入了解和闡明聖經的意義,俾能透過一些預先準備性的研究,使教會的審斷得以成熟。因為,有關如何解釋聖經的一切,最後都應聽取教會的裁決,她負有保管和解釋天主聖言的神聖使命和職務」。
聖奧思定,《駁斥摩尼派人的所謂基本書信》:如果大公教會的權威不推動我,我就連福音也不會信。

四、聖經正典
120. 宗徒的聖傳使教會辨認出,哪些著作應該包括在聖經的綱目裡。這完整的綱目稱為聖經「正典」,包括舊約四十六卷 (若把耶肋米亞及哀歌視作一書 則為四十五卷)和新約二十七卷:

舊約四十六卷為:創世紀、出谷紀、肋未紀、戶籍紀、申命紀、若蘇厄書 、民長紀、盧德傳、撒慕爾紀上、撒慕爾紀下、列王紀上、列王紀下、編年紀上、編年紀下、厄斯德拉上、厄斯德拉下、多俾亞傳、友弟德傳、艾斯德爾傳、瑪加伯上、瑪加伯下、約伯傳、聖詠集、箴言、訓道篇、雅歌、智慧篇、德訓篇、依撒意亞、耶肋米亞、哀歌、巴路克、厄則克耳、達尼爾、歐瑟亞、岳厄爾、亞毛斯、亞北底亞、約納、米該亞、納鴻、哈巴谷、索福尼亞、哈蓋、匝加利亞、瑪拉基亞。

新約二十七卷為:瑪竇福音、馬爾谷福音、路加福音、若望福音、宗徒大事錄、 羅馬書、格林多前書、格林多後書、迦拉達書、厄弗所書、斐理伯書、哥羅森書、得撒洛尼前書、得撒洛尼後書、弟茂德前書、弟茂德後書、弟鐸書、費肋孟書、希伯來書、雅各伯書、伯多祿前書、伯多祿後書、若望一書、若望二書、若望三書、猶達書、默示錄。

舊約
121.舊約是聖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經書是天主所默感的,具有永久的價值,因為舊的盟約從未被廢除過。

122. 原來,「舊約的救世工程主要是為準備……普世救主基督的來臨」。舊約諸書「雖然含有一些短暫和不完美的事」,卻也顯示出天主救恩之愛的整個神性教育法。它們「表現了生活的天主意識、對人生有益的智慧以及祈禱的奇妙寶庫」;最後,在這些書中「蘊藏著我們得救的奧跡」 。

123.基督徒尊崇舊約為真正的天主聖言。對那些拒絕舊約、藉口說它已被新約所取代的思想 (馬西翁主義 Marcionism),教會常堅決地否定。

新約
124. 「天主聖言乃天主的德能,為使一切信奉的人獲得救恩,在新約的經書中,它以卓越的姿態出現,並顯示它的能力」。這些經書傳給我們天主啟示 的明確真理,它們的主要對象是耶穌基督、降生成人的天主子、祂的事業、祂的教訓、祂的苦難和光榮以及祂的教會如何在聖神的推動下開展。

125.福音是整部聖經的中心,「因為它是有關降生成人的聖言、我們救主 的生活和道理的主要見証」。

126. 福音書的形成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耶穌的生平和訓誨。「教會毫不猶豫地肯定四部福音的歷史性,並堅決地認為,它們忠實地傳授了天主子耶穌在人間的生活,直到祂升天那日,為人類的永遠得救,實際所做和所教導的事」。

二、口傳。「宗徒們在主升天之後,以更完善的領悟力,把主所言所行的事傳授給聽眾們。他們享有這種領悟力,因為受了基督光榮事跡的教導,以及受了真理之神的光照」。

三、書寫的福音。「聖史們所寫的四部福音,有些是從許多口傳或筆錄的資料中選出的,有些則是其他資料的綜合或按教會情況所加的解釋,但最終仍保持著講道的格式,為常把有關耶穌的真實事件,傳報給我們」 。

127.四部福音在教會內佔有獨一無二的地位;禮儀對它的尊崇,它對世世代代聖賢們所發出的無可比擬的吸引力,足可証明此點。
聖女凱撒里 ,《致聖女里克爾德和聖女拉德貢德書》:沒有甚麼道理比福音的文字更為美好、寶貴和燦爛的了。你們要思量我們的主和導師、基督以自己的言行所教導和實踐的一切,並把它默存在心中 。
聖女小德蘭 ,《自傳手稿》:當我祈禱時,我特別在福音福音上稍作停留:我可找到為我可憐的靈魂所需要的一切。我時常能從福音中發現新的神光、發現隱密和奧妙的意義。

新舊約的一體性
128. 教會遠自宗徒時代及其後在聖傳中,就不斷地透過預象法,強調新、舊兩約在上主計劃中的一體性。在舊約的天主工程中,這預象法使人認出時期圓滿時,天主在其降生成人的聖子身上所完成的一切。

129. 因此,基督徒要在死而復活的基督光照下去閱讀舊約。預象法的閱讀披露了舊約的無窮內涵。然而不應忘記,它保持著吾主親自重新肯定的啟示的固有價值。因此,也要在舊約的光照下去閱讀新約。初期的基督徒教理講授經常都是這樣作的 。根據一個古老的說法:「新約隱藏在舊約中,而舊約則顯露在新約中」。

130. 預象法指出邁向天主之計劃完成時的那種動力,那時「天主將成為萬物之中的萬有」(格前 15:28),例如聖祖們的蒙召及出離埃及,並不失落他們在天 主計劃中的本身價值,因為他們同時是該計劃的中途站。

五、聖經在教會的生活中
131. 「天主的話具有這麼大的效力和德能,以致成了教會的支柱和力量,鞏固教會子女們的信仰,成為他們靈魂的食糧及靈修生活永久和清澈的泉源」。必須「讓信友們廣泛地接觸聖經」。

132. 「所以聖經的研究應視作神學的靈魂。同樣,宣道的職務,即牧民的宣講、教理講授、及一切基督化的訓誨,其中禮儀的講道,應佔有特殊的地位,這些都該從聖經的話語取得滋養和活力」。

133. 教會「堅決而懇切地勸告所有信友……要藉著多閱讀聖經,去學習『耶穌基督的卓越知識』(斐 3:8),『因為不認識聖經,即不認識基督』」 (聖熱羅尼莫)。

撮要
134.整個聖經是一本獨一無二的書整個聖經是一本獨一無二的書,,而這本書就是基督而這本書就是基督;;「「「事實上整個聖經 都在談論基督並在祂身上完成」。

135.「聖經蘊藏天主的聖言,因為它是受默感的,故確實是天主的聖言」。

136. 天主是聖經的作者,因為是祂默感了一些人間作者。祂在他們內、並藉他們而工作。這樣就使我們確實肯定,他們所寫的絕無錯誤地教導得救的真理 。

137. 解釋受默感的聖經,首先必須留意,天主透過神聖的作者,有意啟示我們有關救恩的事。「凡由聖神所作的事,除非在聖神的推動下,將不能完全明瞭」。

138.教會接受舊約 46卷書及新約 27卷書,並尊之為受默感的書。

139.由於四部福音以基督為核心,故佔聖經的中心地位。

140.新約和舊約的一體性源於天主計劃及其啟示的一體性:舊約準備新約,新約則完成舊約;兩者相得益彰,兩者都是真正的天主聖言。

141. 「教會一直尊重聖經,如同尊重主的身體一樣」;整個基督徒生活在這兩件事上找到了滋養和規則。「祢的語言是我步履前的明燈,是我路途上的光明」(詠 119:105)。


卷一信仰的宣認 --人對天主的回應

天主教教理 卷一 信仰的宣認

第一部分
「我信」 ——「我們信」

第三章
人對天主的回應

142.藉著啟示,「無形的天主,以祂無窮的愛,像朋友般與人交談往來,為邀 請他們與自己自己共融契合」。對這項邀請的相稱回應就是信仰。 

143. 藉著信仰,人把自己的理智和意志完全交付於天主。人以其整個存在向啟 示的天主表示自己的同意。人對啟示的天主所作的此種回應,聖經稱之為 「信德的服從」。

第一條
我信

信德的服從
144. 在信德中服從 (服從,拉丁文 ob-audire意指聽從)是自由地順從所聽到的聖 言,因為它的真理是由天主所保証,而天主就是真理本身。聖經給我們提 示亞巴郎是這服從的典範,童貞瑪利亞則是這服從最完美的實現者。 亞巴郎「「所有信者的父親所有信者的父親」

145. 希伯來書在極力褒揚先人們的信德時,特別強調亞巴郎的信德:「因著信 德,亞巴郎一蒙召選,就聽命往他將要承受為產業的地方去了;他出走 時,還不知道要到那裡去」(希 11:8)。因著信德,他以外鄉僑民身分居住在 預許的福地。因著信德,撒辣得以懷孕生下所許的兒子。最後,因著信 德,亞巴郎把他的獨子獻作祭品。

146. 這樣,亞巴郎就實現了希伯來書對信德所下的定義:「信德是所希望之事 的擔保,是未見之事的確証」(希 11:1)。「亞巴郎信了天主,天主就以此算 為他的正義」(羅 4:3)。靠著這堅強的信德,亞巴郎成了所有信者的「父 親」(羅 4:11,18; 4:20)。

147. 舊約中充滿這類信德的見証。希伯來書褒揚了先人們的模範信德,他們都 因這褒揚而「作了良好的見証」(希 11:2,39)。可是,「天主為我們早已預 備了一件更好的事」,就是相信祂的聖子、「信德的創始者和完成者耶 穌」(希 11:40; 12:2)。
瑪利亞————「「那位信了的真有福那位信了的真有福」 

148. 童貞瑪利亞以最完美的方式實現了信德的服從。藉著信德,瑪利亞接納了 天使加俾厄爾向她報告和許下的事,相信「在天主前沒有不可能的事」(路 1:37),並表示了自己的同意:「我是上主的婢女,願照你的話成就於我 吧!」 (路 1:38)。依撒伯爾讚美她說:「那信了上主傳於她的話必要完成 的,是有福的」(路 1:45)。因著這個信德,萬世萬代的人都要稱她有福。

149. 在瑪利亞的一生中,直至最後的考驗、 即她的聖子耶穌死在十字架上時, 她的信德從未動搖過。她從未中止相信天主的話「必會完成」。因此教會 尊崇瑪利亞為信德最純正的實現者。

二、「我知道我所信賴的是誰」(弟後 1:12)

相信唯一的天主 
150. 信仰首先是人對天主的個人依附,同時,與此分不開的,就是自由地認同 天主所啟示的全部真理。由於個人對天主的依附及對祂所啟示的真理的認 同,基督徒的信仰有別於對一般人的信任。完全依賴天主及絕對相信祂所 說的話,是正確和合理的事。反之,把同樣的信心放在一個受造物身上, 卻是虛幻和錯謬的行為。

相信耶穌基督天主子 
151. 對基督徒來講,相信天主與相信祂所派遣的那一位、祂「所喜悅的愛子」 (谷 1:11),是分不開的;天主要求我們聽從祂。主親自對自己的門徒們說 過:「你們要信賴天主,也要信賴我」(若 14:1)。我們能信奉耶穌基督,因 父懷裡的獨生子,給我們詳述了」(若 1:18)。因為「祂看見過父」(若 6:46),只有祂認識父,並把父啟示出來。

相信聖神 
152. 若非分沾祂的聖神,我們無法相信耶穌基督。是聖神向人啟示耶穌是誰。 因為「除非受聖神感動,沒有一個人能說:『耶穌是主』」(格前 12:3)。 「聖神洞察一切,連天主的深奧事理祂也洞悉……除了天主聖神外,誰也 不能明瞭天主的奧秘」(格前 2:10-11)。只有天主完全認識天主。我們相信 聖神,因為祂是天主。
教會不斷地宣認她對唯一天主,父、子、聖神的信仰聖神的信仰。

三、信德的特色

信德是恩寵 
153. 當聖伯多祿宣認耶穌是「基督、生活的天主之子」時,耶穌對他說:「不 是血和肉啟示了你,而是我在天之父」(瑪 16:17)信德是天主的恩賜,是祂 所賦予的超性德行之一。「為達成這樣的信德,必須有天主恩寵的引導和 協助,以及聖神內在的助佑。聖神感動人心,使它歸向天主,開啟心目, 賜給『眾人同意與信服真理的喜悅』」。

信德是人性行為 
154. 只有靠聖神的恩寵和祂內在的助佑,人才能信,但信也的確是真正的人性 行為。信賴天主及順從祂所啟示的真理,既不違反人的自由又不違反人的 理智。即一如在人際關係中,相信別人所說有關他自己或自己意願的話, 並信賴他們的許諾(如男女在結婚時),從而建立彼此間的共融,也不違反我 們的尊嚴。因此,「我們的理智和意志,以信德來向自我啟示的天主,表 示完全的服從」,從而與祂建立親密的共融,更不會違反我們的尊嚴。

155.在信德中,人的理智和意志與天主的恩寵合作:「相信是一種理智的行 為,在意志受到天主恩寵的推動下,對天主的真理表示同意」。 信仰與理智 

156. 相信的動機並不在於啟示的真理,在我們的本性理智之光下,顯得是真實 和可理解的。我們相信是「由於啟示真理的天主本身的權威,祂既不能錯 誤,也不會欺騙」。「不過,為使我們信仰的順從配合理性,天主願意聖 神的內在助佑由啟示的外在証據陪伴」。例如基督和聖人們的奇跡、預 言、教會的擴展和聖德、她的繁衍和穩定,「都是天主啟示極確實的標 明信德的認同「絕非心靈的盲目衝動」。

157. 信仰是確實的,比任何人類知識更為確實,因為信仰奠基於天主的話,祂 是絕不騙人的。當然, 啟示的真理可能對人類的理智和經驗顯得不明確, 但「天主神光給予的確實性卻大於本性理智之光所能給予的」。 「一萬個 困難也構成不了一個疑惑」。

158. 「信仰尋求理解」;信仰的內在特色就是信者希望進一步認識他所信的那 一位,並進一步理解祂所啟示的事。一分更深入的認識要求一分更大的信 德及日益熱切的愛。信德的恩寵開啟「人的心目」(弗 1:18),為對啟示的內 容擁有活潑的領悟力,那內容就是天主的整體計劃和信德的奧跡,以及它 們彼此之間與啟示奧跡的中心——基督——的密切聯繫。如今,「為使人 更深入地理解啟示,同一的聖神不斷地用自己的恩寵,使信仰更完善」。 這樣,依照聖奧思定的說法:「我信是為理解,我理解是為信得更好」。

159. 信仰與科學。「即使信仰是在理智之上,但在信仰與理智之間,絕不能有 真正的衝突;因為那啟示奧跡及傳授信仰的同一天主,也在人的心靈上賦 予理智之光,祂不能否認自己,而真理也不能違反真理」。「因此,每門 科學的研究方式,若真的依照科學方法和遵守倫理準則進行,決不會與信 仰有所矛盾,因為俗世和信仰的事物,都來自同一的天主。再者,誰若謙 虛和恆心地探討事物的奧秘,在不知不覺中,就會被那位保持萬物存在, 使它們各得其所的天主的手所牽引」。

信德的自由 
160. 為能符合人性,「人對天主所作的信仰回應該是自願的;所以不能強迫任 何不願的人接受信仰。因為信仰的行為,由於本身的性質,該是自願 的」。「天主召叫人們以心神和真理事奉祂,因此他們在良心上感到對祂 有責任,並非被迫……這在耶穌基督身上全面地表現了出來」。事實上, 基督曾邀請人接受信仰和皈依,但絕不強迫他們去接受。祂曾為真理作 証,但不願「勉強那些拒絕真理的人去接受。祂的神國……藉著愛的力量 而擴展,基督就是憑著這愛被高舉在十字架上,以吸引眾人歸向祂」。

信德的必要性 
161. 相信耶穌基督和相信派遣祂來救贖我們的那一位,為得救是必要的 。「因 『沒有信德,不可能中悅天主』(希 11:6),也不可能分享天主子女的福分。 沒有信德,不可能成義,且除非『在信德上堅持到底』(瑪 10:22; 24:13), 也沒有人能獲得永生」。

信德的持守 
些 人竟擯棄了良心,而在信德上遭了覆舟之災」(弟前 1:18-19)。 為能在信 德中生活、成長及恆心到底,我們必須用天主聖言滋養它;並祈求天主增 強它;它該「以愛德行事」(迦 5:6),以望德作支持及在教會的信德中植 根。

信德是永生的開始 
163. 信德使我們預嘗榮福直觀的喜悅和神光,那是我們在此世旅居的目標。那 時我們將會「面對面地」(格前 13:12)看見天主,看見祂「實在怎樣」(若 一 3:2)。所以,信德已經是永生的開始:
聖巴西略•凱撒里亞,《論聖神》:現在我們有如在一面鏡子裡欣賞信仰的祝福,好像那 些給我們許下的及我們在信德中希望享受的美妙事物就在眼前一樣。 

164. 可是,如今「我們只是憑信德往來,並非憑目睹」(格後 5:7),我們認識天 主「猶如藉著一面鏡子,模糊不清」(格前 13:12)。雖然信德因所信的那位 而受到光照,但卻經常生活在隱晦中。信德也能受到考驗。我們生活的世 界似乎時常與信仰給我們所保証的相距甚遠,邪惡、痛苦、不義及死亡的 體驗,似乎與福音的喜訊背道而馳,足以使我們的信仰動搖,並對它構成 一種誘惑。

165. 那時我們就該轉目注視信德的見証:亞巴郎「在絕望中仍懷著希望」(羅 4:18)而相信;童貞瑪利亞在「信德的路途上」,進入了「信德的黑夜」, 參與了她聖子的痛苦及祂墳墓中的黑夜;此外還有許多其他信德的見証。 「我們既有如此眾多的証人圍繞著我們,就該卸下各種累贅和糾纏人的罪 過,以堅忍的心,跑那擺在我們面前的賽程,雙目常注視著信德的創始者 和完成者耶穌」(希 12:1-2)。

第二條 

我們信
166. 信仰是一項個人的行為:是人對那主動自我啟示的天主所作的自由回應。 不過,信德並非一個孤立的行為;沒有人能夠單獨去信,正如沒有人能夠 單獨生活。沒有人能由自己取得信仰,正如沒有人能由自己取得生命。信 徒從他人身上接受信仰,也該把信仰傳給他人。我們對耶穌和對世人的 愛,促使我們去向別人談論我們的信仰。這樣,信眾就像一條鎖鏈,每個 信徒就像其中一環。若無別人信德的支持,我不能去信;同樣,藉著我的 信德,我也支持別人的信仰。

167.「我信」:是每個信徒個別所宣認的教會信仰,尤其是在受洗的時候。「我們信」:是大公會議的主教們或更普遍地在信徒禮儀集會時所宣認的教會信仰。「我信」:也是我們的慈母教會,在信德中回應天主,並教導我們說:「我信」,「我們信」
「主,懇請垂顧祢教會的信仰」

168. 是教會首先相信,並這樣支持、滋養、振奮我的信仰。是教會首先到處宣 認上主,我們藉著教會並在她內,也被引領去宣認:「我信」、「我們 信」。我們從教會接受信仰及透過洗禮接受基督的新生命。在《羅馬禮 書》中,洗禮的施行者問慕道者說:「你向天主的教會要求甚麼?」答案 是:「信德」;「信德給你甚麼?」「永生」。

169. 救恩只來自天主,但由於我們是藉教會而接受信德的生命,她是我們的母 親:「我們相信教會是我們新生命的母親,而非相信教會是我們得救的創 始者」。教會作為我們的母親,也是我們信仰的教育者。
二、信仰的語言

170. 我們並不信某些公式,而是信那些公式所表達,及信德讓我們所「接觸 到」的事實。「信徒的(信德)行為並不止於條文,而是(條文所表達的)事 實」。可是,我們靠信仰公式的協助,才可以接近這些事實。信仰公式能 讓我們表達和傳授信仰,在團體中加以慶祝、吸收及日益熱切地去生活。

171. 教會是「真理的柱石和基礎」(弟前 3:15),忠信地保持「一次而永遠傳與聖 徒的信仰」(猶 3)。教會牢記基督的話語,並把宗徒們的信仰宣認世世代代 傳授下去。正如一個母親教導自己的子女說話,俾能去了解和溝通;同 樣,我們的慈母教會也教導我們信仰的語言,為使我們理解信仰及度信仰 的生活。

三、信仰只有一個
172. 教會自古以來,就透過許多語言、文化、民族和國家,不停地宣認唯一的 信仰來自一個主、由一個洗禮傳下來,深信眾人只有一個天主和大父。聖 依勒內‧里昂是這種信仰的見証人,他聲明說:

173. 「事實上,教會雖已傳遍普世,直到地極,但她從宗徒及其門徒們接受了 信仰……並小心保存[這信仰和宣講],猶如同住一屋;以同一的態度去信 奉,好像只有一個心靈;以一致的聲音去宣講、教導和傳授,就如具有同 一口舌」。

174. 「因為,即使世上的語言不同,聖傳的內容卻是同一的。無論是在德國的 教會,或在西班牙、法國、東方、埃及、利比亞及世界中心所建立的教 會,都沒有另一個信仰或聖傳……」。「所以教會的訊息是真實和穩固 的,因為她給整個世界指出了得救的唯一途徑」。

175. 「我們從教會領受的這個信仰,須小心地保管。因為它像一個極有價值的 寶藏,藏在一個珍貴的器皿內,在天主聖神的推動下,能不斷地充滿朝 氣,連容納它的器皿,也變得日新又新」 。

撮要
176.信德是整個人對自我啟示的天主的個人的依附,要求理智和意志順從天主 透過祂的工程和言語,所作的啟示。

177.因此「信」涉及兩點,即信誰和信甚麼;相信真理(甚麼)是由於信賴那証實 真理者(誰)。

178.除了信天主,父、子、聖神外,我們不該信其他的神。

179.信德是天主的超性恩寵。為能相信,人需要聖神內在的助佑。

180.「信」是人的自由及有意識的行為,符合人性的尊嚴。

181. 「信」是教會的行為。教會的信德作前導,產生、支持及滋養我們的信 德。教會是所有信徒的母親。「除非有教會為母,沒有人能有天主為 父」。

182.我們相信所有包含在天主聖言裡的訊息,無論筆錄或口傳,及教會視為上 主啟示而要我們信從的一切」。 

183.信德為得救是必要的。天主親自肯定了此事:「信而受洗的必要得救,但 不信的必被判罪」(谷 16:16)。

184.「信德是對將認識之事的預嘗,這事在來生將使我們得到幸福」。


第二部分

基督徒信仰的宣認

信經
185.誰說「我信」,就是說「我誓守我們所相信的」。信仰的共融要求一種標準的信仰語言,把所有信徒團結在同一的信仰宣認內。 
 
186. 在起初,宗徒時代的教會,就採用一些簡短而標準的條文表達並傳授自己的信仰。其後教會也很快地把自己信仰的主要內容,編成條目分明且有系統的綱要,特別給洗禮的候選者使用。 
 
聖濟利祿•耶路撒冷,《慕道期甄選者的教理講授》:信經並非按照人的意見而寫成,而是按照聖經的重要內容編寫而成的完整信德道理。就像芥菜的種子,在一顆小小的籽粒內蘊藏著許多枝幹。同樣,這個信仰的綱要,也包含著所有蘊藏於新、舊二約內真正虔敬的知識。 
 
187. 這些信仰的撮要稱為「信仰的宣認」,因為它們總結了基督徒所宣認的信仰。它們也稱為「我信」«Credo»,因為「我信」是這些撮要的第一個字。它們也稱為「信經」«Symbolum fidei»。 
 
188. 希臘語 «symbolon»是指一件被折斷之物件的一半(例如一個印章),給人當作一種辨認的記號。被折的部分用來重新併合,以確定擁有該物件者的身分。所以「信經」是信徒間彼此辨認和共融的標記。其後 «symbolon»也解作蒐集、收藏或摘要,故「信經」也是主要信仰真理的集成。由此可見,它構成了教理講授的首要和基本依據。 
 
189. 首次的「信仰宣認」是在領洗時舉行。「信經」最初是洗禮時所用的信經。因為洗禮是「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瑪 28:19)而施行的,在領洗時所宣認的信仰真理,是根據它們與天主聖三的關係而編排的。 
 
190. 因此信經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論述天主聖父及其奇妙化工;第二部分論述耶穌基督及救贖奧跡;第三部分論述我們聖化的本原——聖神。這些就是我們(洗禮)印記的三章」。 
 
191. 「這三個部分雖彼此相連,卻各不相同。根據一個多次由教父們引用的比分的,同樣,在信仰宣認方面,以條文一詞稱我們以特殊和不同方式該信的真理,也是理所當然的」。依照一個由聖安博所証實的古老傳統,當時已習慣把信經分為十二條,以宗徒的人數來象徵整個宗徒的信仰。

192. 在不同的世紀中,曾出現許多形式的信仰宣認或信經,以回應不同時代的需求,有宗徒時代和古老教會的信經、〈任何人〉信經也稱聖亞大納修信經、某些公會議(托利多,拉特朗,里昂,特倫多)或某些教宗的信仰宣認:〈達瑪甦信經〉或保祿六世的〈天主子民信經〉(1968)。 
 
193. 教會生活各階段的信經,沒有一篇可被視為已經過時或無用的。由於信經是從信仰引申出來的不同撮要,它們今天仍協助我們去達到和深化永恆的信仰。 
 
在所有的信經中,下列兩個在教會的生活中,佔著極特殊的地位: 
 
194. 宗徒信經。所以有這樣的名稱,因為它很合理地被視為宗徒信仰的忠實撮要。它是羅馬教會古代的洗禮信經。它的偉大權威是來自這個事實:「它是羅馬教會所持守的信經,此教會由宗徒首長伯多祿坐鎮,並在此帶出共同宣信的方式」。 
 
195.尼西亞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它有很大權威,由於它是最初兩屆大公會議 (325及 381)的成果。它至今仍為東西方各大教會所共用。 
 
196. 我們將按照宗徒信經去陳述信仰,因為這信經可說是代表「羅馬最古老的教理」。不過在陳述時,會經常參照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作為補充,因為在許多方面,後者較為明確和詳細。 
 
197. 就像我們受洗那天,當我們將整個生命委身遵守「教理的規範」時那樣,我們該接受表達信仰的信經,這信仰賦予生命。以信德去誦唸信經,就是與天主,父、子、聖神共融,也是與整個的教會共融,她傳給了我們信仰,而我們則在她的懷裡信從: 
 
聖安博,《信經的解說》:這信經是一種精神的印記,是我們內心的默想,是常在的守護者。它確實是我們靈魂的寶藏。

第一章 
我信天主父
 
198. 我們的信仰宣認由天主開始,因為天主是「元始和終末」(依 44:6),是萬有的根源和終向。信經由天主父開始,因為父是天主至聖三位一體的第一位;我們的信經由創造天地開始,因為創造是天主一切工程的肇始和基礎。 
 
第一條 「我信全能者天主父,天地萬物的創造者」

第一節 我信天主
199. 「我信天主」:這信仰宣認中的第一項聲明,是最重要和基本的。全部信經都談論天主,即使提及人和世界,也是因涉及天主的緣故。信經的所有條文都繫於第一條,正如所有誡命都在闡釋第一條一樣。其他條文使我們更清楚地認識那把自己逐漸啟示給人的天主。「因此、基督徒合理地把信天主作為首先宣認的事」。 
 
一、「我信唯一的天主」
200. 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是以這句話開始的。承認天主的唯一性,植根在舊約的天主啟示中,它跟承認天主的存在是不可分的,是同樣基本的道理。天主是唯一的:只有一個天主:「基督徒信仰相信及宣認只有一個天主,祂無論在本性、實體、和本質上都是唯一的」。 
 
201. 天主向自己特選的以色列民啟示祂是唯一的:「以色列!你要聽:上主我們的天主,是唯一的天主。你當全心、全靈、全力、愛上主你的天主」 (申 6:4-5)。透過先知們,天主邀請以色列和萬民歸向祂、唯一的主:「大地四極的人!你們歸依我,必能得救,因為只有我是天主,再沒有另一個……人人都將向我屈膝,眾舌都要指著我起誓。人都要說:『唯有在上主前有仁義和力量』」(依 45:22-24)。 
 
202. 耶穌自己確認天主是「唯一的主」,應以全心、全靈、全意、全力去愛祂,同時讓人明白祂自己也是「主」。宣認「耶穌是主」是基督徒信仰的特色。這對相信唯一的天主並無衝突。相信那是「主和賦予生命者」的聖神,也不會對唯一的天主造成任何分裂: 
 
我們堅決相信並坦白宣認:只有一個真天主,祂是永遠的、無限的、全能的、不變的、無法了解和不可言喻的父、子和聖神:天主雖含有三位,卻只是一個本質、實體,或一個絕對純全的本性。

二、天主啟示祂的名字
203. 天主向祂的子民以色列啟示了自己,使他們認識祂的名字。名字代表一個人的本質、身分及其生命的意義。天主有一個名字,而非一種無名的力量。祂透露自己的名字,就是使別人認識祂;這是以某種方式把自己交付出來,使自己變得平易近人,能被別人更親密地認識祂並以名字呼喚祂。 
 
204.天主逐漸以不同的名字把祂自己啟示給祂的子民,然而在出離埃及訂立西示,為新舊約都是基本的啟示。

生活的天主 
205. 天主在焚而不毀的荊棘中召喚梅瑟,對他說:「我是你父親的天主,亞巴郎的天主,依撒格的天主,雅各伯的天主」(出 3:6)。天主是聖祖們的天主,祂曾召喚聖祖們,並在旅途上引導他們。祂是信實而富於慈愛的天主,時常記起他們和自己的許諾;祂來,是為拯救他們的後裔脫離奴役。祂是超越時空的天主,能夠並且願意為這計劃施展祂的全能。 
 
「我是自有者」 
梅瑟對天主說:「當我到以色列子民那裡,向他們說:你們祖先的天主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時,他們必要問我:祂叫甚麼名字?我要回答他們甚麼呢?」天主向梅瑟說:「我是自有者。」又說:「你要這樣對以色列子民說:那『自有者』打發我到你們這裡來……這是我的名字,直到永遠;這是我的稱號,直到萬世」(出 3:13-15)。 
 
206. 天主啟示自己奧秘的名字 YHWH「雅威」、「自有者」,是要告訴我們祂是誰,我們該以甚麼名字去稱呼祂。這個神聖的名字是奧妙的,正如天主是奧跡一樣。是一個啟示的名字, 同時好像又拒絕一個名字;這正好表達天主的本質,祂無限地超越我們所能了解和敘述的一切:祂是「隱密的天主」 (依 45:15),祂的名字是不可言喻的,然而也是與人親近的天主。 
 
207. 天主在啟示祂的名字時,也同時啟示了祂永恆不變的忠誠,過去如何 (「我是你父親的天主」出 3:6),將來也復如此(「我將與你同在」出 3:12)。天主啟示祂的名字是「我是」,顯示祂是一個時常臨在的天主,在祂的子民身旁拯救他們。

208. 面對天主那種令人迷惑及奧秘的臨在,人自覺渺小。在焚而不毀的荊棘前,面對至聖的天主,梅瑟要脫去腳上的鞋,把臉遮掩起來。在「聖!聖!聖!」的天主榮耀前,依撒意亞先知喊道:「我有禍了!我完了!因為我是個唇舌不潔的人」(依 6:5)。見了耶穌所顯的神跡,伯多祿喊道:「主,請你離開我!因為我是個罪人」(路 5:8)。但由於天主是聖的,故能寬恕那些在祂面前自認有罪的人:「我不再按我的盛怒行事……因為我是天主而不是人,是在你中間的聖者」(歐 11:9)。若望宗徒也說:「縱然我們的心責備我們,我們還可以安心,因為天主比我們的心大,祂原知道一切」(若一 3:19-20)。 
 
209.以色列子民為了尊重天主的神聖,不敢呼喚祂的名字。在閱讀聖經時,天主所啟示的名字,被神聖的名號「上主」(Adonai,希臘語 Kyrios)所取代。耶穌的天主性就是藉這個名號宣示出來:「耶穌是主」。
「慈悲寬仁的天主」 
 
210. 當以色列民犯了重罪,遠離天主去崇拜金牛後,天主俯聽梅瑟的轉求,同意與一個不忠的百姓同行以顯示自己的慈愛。梅瑟要求看見天主的榮耀,天主回答說:「當我在你前呼喊『雅威』名號時,我要使我的一切美善在你面前經過」(出 33:18-19)。上主在梅瑟面前經過時,大聲喊說:「雅威,雅威是慈悲寬仁的天主,緩於發怒,富於慈愛信實」(出 34:5-6)。梅瑟於是承認上主是一個寬恕人的天主。 
 
211. 上主的名字「我是」或「祂是」,表示出天主的信實,雖然人類犯罪對祂不忠及應受懲罰,但祂卻「對萬代的人保持仁愛」(出 34:7)。天主啟示祂是「富於慈悲的」(弗 2:4),甚至賜下了祂的聖子。耶穌為救我們脫免罪惡而捨生時,顯示出祂也擁有上主的稱號:「當你們高舉了人子以後,你們便知道我就是那一位(自有者)」(若 8:28)。 
 
唯獨天主是絕對存有 
212. 世世代代以色列民的信仰發揚和加深了那蘊藏在上主聖名中的豐富內涵。天主是唯一的,除祂以外沒有別的神。祂超越世界和歷史。祂創造了天地:「天地必要毀滅,而祢永遠存在,萬物必要如同衣裳一樣破爛……但是祢卻永存不變,祢的壽命無盡無限」(詠 102:27-28)。「在祂內沒有變化或轉動的陰影」(雅 1:17)。祂是「自有者」,從永遠直到永遠,故此,祂時常忠於祂自己和祂的許諾。 
 
213. 因此,從那不可言喻的名字「我是自有者」的啟示,蘊藏著只有天主是絕對存有的真理。七十賢士譯本及步其後塵的教會聖傳,是從這種意義去了解天主的名字:天主是圓滿的存有,充滿各樣的美善,無始又無終。所有受造物都從祂那裡領受它們的存在及所擁有的一切。只有祂是祂自己存在的基礎,祂所有的一切也來自祂自己。


三、「自有者」天主是真理和愛

214. 天主、「自有者」,向以色列民流露祂是「富於慈愛和信實的」(出 34:6)。這兩個名詞以綜合的形式表達了上主聖名的豐盈。在所有的工程中,天主常顯示出祂的仁慈、祂的和藹、祂的恩寵、祂的愛情;也顯示出祂的信賴、祂的永恆、祂的信實、祂的真理。「為了祢的仁慈和至誠,我必要稱謝祢的聖名」(詠 138:2)。祂是真理, 因為「天主是光, 在祂內沒有一點黑暗」(若一 1:5);祂也是「愛」,如若望宗徒所教導我們的(若一 4:8)。 
 
天主是真理  
215. 「祢聖言的總綱確是真實無欺,你正義的一切判斷永遠不移」(詠 119:160)。「我主上主,唯有祢是天主,祢的話是真理」(撒下 7:28);為此,天主的許諾時常實現。天主是真理本身,祂的話決不會欺騙。因此,我們可在一切事上,滿懷信心地依賴祂聖言的真實和信實。罪惡的根源和愛和信實。 
 
216. 天主的真理就是祂治理整個受造界和掌管宇宙的智慧。天主既獨自「創造了天地」(詠 115:15),故唯獨祂能給予有關各受造物真正的知識,因為一切受造物跟祂有關。 
 
217. 天主在啟示自己時,也是真實的:「在祂口中有真實的教訓」(拉 2:6)。當祂打發自己的聖子降來世上時,「是為給真理作証」(若 18:37):「我們知道天主子來了,賜給了我們理解,叫我們認識真實的天主」(若一 5:20)。 
 
天主是愛  
218. 以色列民在他們的歷史過程中,發現天主把自己啟示給他們,又從各民族中選了他們歸屬自己,只是為了一個理由,就是祂那無條件的愛。以色列民透過先知們,明白天主仍然是出於愛,而從未終止拯救他們,也未終止寬恕他們的不忠和罪惡。 
 
219. 天主對以色列的愛可比作一個父親對兒子的愛。這愛比一個母親對嬰兒的愛更為強烈。天主愛祂的子民尤甚於新郎愛新娘;這種愛甚至將勝過最大的不忠,以致賜下最寶貴的禮物:「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若 3:16)。 
 
220. 天主的愛是「永遠的」(依 54:8):「高山可移動,丘陵能挪去,但我對你的仁慈決不移去」(依 54:10)。「我永遠愛你,因此我給你保留了我的仁慈」(耶 31:3)。 
 
221. 但聖若望更進一步肯定地說:「天主是愛」(若一 4:8,16):天主的本質就是愛。時期一滿,當祂派遣了祂的獨生子和愛之神時,天主啟示了祂最深處的秘密:祂本身就是愛的永遠交流:父、子、和聖神,而且預定我們也分享這愛。

四、信奉唯一天主的涵義

222.信奉唯一的天主,並以自己的整個生命去愛祂,會對我們的一生發生重大的影響:

223.認識天主的偉大和威嚴:「天主何其偉大,我們不能理解」(約 36:26)。正因如此,天主該是「首先被事奉的」。 
 
224. 在生活中稱謝天主:既然天主是唯一的,那末我們的存在和擁有的一切都來自祂:「你有甚麼不是領受的呢?」(格前 4:7)。「我應該怎樣報謝上主,稱謝祂賜給我的一切恩祐?」(詠 116:12)。 
 
225.認識眾人的一體性和真正的尊嚴:因為眾人都是「按照天主的肖象和模樣而造的」(創 1:26)。

226.善用受造物:信奉唯一的天主應引導我們善用一切使我們接近祂的事物,而捨棄一切令我們遠離祂的東西。
尼古拉斯•福露,《祈禱》:
我主我的天主,凡使我遠離祢的,請給我除去。
我主我的天主,凡領我歸向祢的,請賜給我。
我主我的天主,請使我捨棄自我,並把我完全獻給祢。

227.在任何情況中信賴天主,即使在逆境中也不例外。聖女大德蘭的一篇祈禱很巧妙地把這點表達出來:
何事擾你意?何物亂你心?
萬般皆易逝,唯主不移真。
心有天主者,堅忍百事成。
夫復何所求,有主心意稱。 

撮要 
228. 「以色列!你要聽:上主我們的天主是唯一的天主……」(申 6:4;谷 12:29)。「至高者必須是唯一的,就是沒有與祂相等的……如果天主不是獨一無二的,就不是天主」。 
 
229.對天主的信仰引領我們投奔祂,因為祂是我們的起源和終向,不讓任何事物超越或取代祂。

230.即使天主啟示自己,仍是一個不可言喻的奧秘:「假使你徹悟祂的話,祂就不是天主了」。

231.我們所信仰的天主,曾啟示祂是自有者;使我們知道祂是「富於慈悲寬仁」的 (出 34:6),祂本身就是真理和愛情。

卷一信仰的宣認-聖父

第二部分 第一章

第二節 聖父

一、「 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
232. 基督徒是「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而受洗 (瑪 28:19)。受洗以前,他們以「我信」去回答是否信仰聖父、聖子、聖神的三重問題:「所有基督徒的信仰以天主聖三為基礎」。

233. 基督徒是因聖父、聖子、聖神之「名」(單數)而不是因祂們之「名」(複數)而受洗;因為天主只有一個,全能的聖父、唯一的聖子及聖神:至聖三位一體。

234. 至聖三位一體的奧跡是信仰和基督徒生活的核心奧跡,是天主本身的奧跡。因此是所有其他信仰奧跡的泉源,是光照它們的明燈。它是「信仰真理等級」中最基本和主要的訓示。「整個救恩史就是唯一的真天主:父、子、聖神自我啟示的歷史,使那些遠離罪惡的人與祂重修舊好、合而為一」。

235. 在這一節裡,我們將簡略說明:(一)聖三的奧跡如何啟示出來,(二) 教會如何把這奧跡定為信理,以及(三)聖父如何透過聖子和聖神的使命,實現祂創造、救贖及聖化的「慈愛計劃」。

236. 教父們把內在生命 (Theologia)與外在工程 (Oikonomia)兩詞加以區別,前者是指天主聖三親密生活的奧秘,後者則指天主的一切工程,藉著這些工程天主啟示自己並通傳祂的生命。透過「外在工程」,天主給我們啟示了「內在生命」;但反過來說,是「內在生命」光照整個的「外在工程」。天主的工程啟示出祂本身是誰;反過來說,在祂內在生命的奧秘的光照下,祂的一切工程都得以理解。同樣,在人身上也有類似的情形。人可透過他的行為將自己顯示出來,我們越是認識一個人,就越了解他的行為。

237. 嚴格來說,聖三是一個信德的奧跡,是一個「隱藏於天主內的奧的過程中,已在其化工和啟示裡,留下了祂是聖三的痕跡。然而聖三存有的內蘊,是一個只憑理智無法理解的奧秘,連以色列的信仰在聖子降生及聖神被派遣前,也無從獲悉的。

二、三位一體的天主的啟示

聖父由聖子啟示出來
238. 在許多宗教裡,天主被呼號為「父親」。天主經常被視為「眾神和眾人之父」。在以色列,天主被稱為父,由於祂是世界的創造者,再者,透過盟約和法律所施於祂的「長子」以色列 (出 4:22)身上的一切,天主更顯得是父親。祂也被稱為以色列君王之父,尤其是「窮人之父」、孤兒和寡婦之父,因為他們都受到祂慈愛的庇護。

239. 以「父親」的名字稱呼天主,這信仰的語言特別表明兩點:就是天主是一切的根源和超越的權威,同時祂又愛護並眷顧祂所有的子女。天主的這種慈父溫情也可以用母性的形象表達,這更能顯示出天主內在於世界中,顯出天主與受造物之間的親密。信仰語言取自人類的父母經驗,因父母在某種程度上,為人是天主的最初形象。但這經驗也顯示人類父母可能破壞並扭曲父性或母性的形象。所以要牢記天主超越人類的性別,祂既非男人也非女人,祂是天主。因此祂超越人類的父性或母性,雖然祂是這兩性的根源和典範。沒有人能成為像天主那樣的父親。

240. 耶穌啟示天主是「父」,其意義是前所未聞的:天主是父,不僅因為祂是造物主。祂永遠是父,是因為祂與其獨生子的關係。同樣,子若失去與父的關係,就不再是子。「除了父外,沒有人認識子;除了子和子所願意啟示的人外,也沒有人認識父」(瑪 11:27)。

241. 為這緣故,宗徒們承認耶穌是「起初就與天主同在的聖言」,「聖言就是天主」(若 1:1);耶穌也是「不可見的天主的肖象」(哥 1:15),是「天主光榮的反映,是天主本體的真象」(希 1:3)。

242. 教會步武宗徒的芳蹤、依循他們的聖傳,於 325年的第一屆尼西亞大公會議中,承認聖子與聖父「同性同體」,就是聖子與聖父同是一個天主。381年於君士坦丁堡召開的第二屆大公會議,在制定尼西亞信經時保存了這項措辭,承認祂是「天主的獨生子。祂在萬世之前,由聖父所生。祂是出自光明的光明,出自真天主的真天主。祂是聖父所生,而非聖父所造,與聖父同性同體」。

聖父與聖子由聖神啟示出來
243. 耶穌在祂的苦難和復活之前,宣布要派遣另一位「護慰者」 (Paraclitus)聖神。自創世之初聖神早已工作,祂「曾藉先知們發言」,祂將住在門徒中,並在他們內教導他們一切,「把他們引入一切真理」 (若 16:13)。這樣,聖神就被啟示為與耶穌和聖父相關的天主的另一位。

244. 聖神的永遠根源可從祂被派遣到現世的事上顯露出來。聖神或由聖父因聖子之名、或由聖子本身在回到聖父身邊之後,被派遣給宗徒們和教會。聖神在耶穌受到光榮以後的被派遣,圓滿地揭露了聖三的奧跡。

245. 宗徒信仰中有關聖神的部分,在 381年的君士坦丁堡第二屆大公會議中曾宣認:「我信聖神,祂是主及賦予生命者,由聖父所發」。這樣,教會承認聖父是「整個天主性的根源」。然而,聖神的永遠根源跟聖子的並非沒有關聯:「聖神既是聖三的第三位,故是天主,與聖父、聖子是同一和同等,也是同性和同體……可是,我們不能說祂只是聖父的神,卻該說,祂同時是聖父和聖子的神」。君士坦丁堡大公會議的信經這樣宣認:「祂和聖父聖子同受欽崇,同享光榮」。

246. 拉丁傳統的信經承認聖神「由聖父和聖子 (Filioque)所共發」。 1439年的翡冷翠大公會議清楚說明:「聖神的本質與存有同時來自聖父和聖子,祂永遠發自聖父如同發自聖子……,有如發自獨一本原、藉著獨一噓氣……這是由於凡父所有的,除了父的身分以外,都在父生子時全給了子。因此,聖神的這種由子所發,是自永遠中便從祂的父那裡所領受的,這父是在永恆中生了子」。

247. 雖然「和聖子和聖子 (Filioque)」一詞並沒有出現在 381年君士坦丁堡所宣認的信經中,但根據一個古老的拉丁和亞歷山大的傳統,早在羅馬尚未於 451年的加采東大公會議承認及接受 381年的信經前,教宗聖良一世已於 447年把它宣布為信條了,這種加入「和聖子和聖子」形式的信經的使用,逐漸地由第八世紀至第十一世紀進入了拉丁的禮儀。可是,拉丁禮把「和聖子」一詞引入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的做法,至今仍構成與東正教會間的分歧。

248. 東方傳統特別強調,聖父乃聖神第一根源。在宣認聖神「發自聖父」(若 15:26) 時,便肯定聖神是透過透過透過聖子發自聖父。西方傳統則強調聖父與聖子同體的共融,肯定聖神發自聖父和聖子(Filioque)。西方傳統也是「合法和合理地」這樣說。事實上,天主聖三在其同體共融的永恆關係中,意味著聖父是聖神的第一本原, 因為聖父是 「沒有本原的本原」;然而,由於祂也是獨生子的父,祂和聖子應是「聖神所發自的唯一本原」。這種合法的互補性,若不予以僵化,就不會在同一的宣認奧跡上,影響信仰的一致性。

三、信理所表達的天主聖三

天主聖三信條的形成
249. 聖三的啟示真理從起初屬於教會活潑信德的根基,這主要是依靠洗禮。這啟示的真理表達在洗禮信仰的規程中,並在宣講、教理講授及教會的祈禱中定形。這類的定形的格式已在宗徒的著作中出現,們同在」 (格後 13:13)所顯示的, 也在感恩祭禮儀中採用了。

250. 在最初的幾個世紀裡,教會設法以更明確的格式去表達對天主聖三的信仰,一面為深入了解自己的信仰,一面為保護它免受各種錯誤的扭曲。這就是早期大公會議的工作,大公會議除了得到教父們在神學探討方面的協助外,也得到基督子民在信仰意識方面的支持。

251. 為制定天主聖三的信條,教會不得不借助一些來自哲學的概念,來發展一套專有的名詞:如「實體」、「位格」或「自立體」、以及「關係」等。教會這樣做,並非把信仰置於人類智慧之下,而是要賦予這些名詞嶄新的意義,好去解釋一個難以言喻的奧秘,「這奧秘無限地超越我們人類所能明白的一切」。

252. 教會採用「實體」 (有時也用「本質」或「本性」)一詞,來指明在一體中的天主本質;用「位格」或「自立體」一詞,來指明父、子、聖神彼此間的實際區別;用「關係」一詞,來指明三位的區別在於彼此間的關係。

天主聖三的信條
253. 聖三是一個天主。我們並不宣認三個天主,而是一個天主有三位:「同性同體的聖三」。天主三位並不分割同一的天主性,而是每位都是整個的天主:「父享有與子一樣的天主性,子享有與父一樣的天主性,聖神享有與父和子一樣的天主性,即本性上是同一的天主。「聖三的每一位就是這個事實,即是天主的實體、本質或本性」。

254. 天主三位確是彼此不同的。「天主只有一個,但不孤獨」。「父」、「子」、「聖神」並不單指天主存在方式的名稱;實際上,祂們彼此確是不同的:「父不是子,子不是父,聖神不是父或子」。祂們的分別在於與本原的不同關係,父是生者,子是受生者,聖神是受發者。天主的一體是三位。

255. 天主三位是彼此關連的。由於天主三位並沒有分割同一的天主性,三位的實際區別只在於彼此之間的關係:「在三位的相關名字中,父是相對於子而言,子是相對於父而言,聖神是相對於父和子而言。不過就其關係而論及天主三位,應相信只有一個本性或實體」。事實上,「祂們的一體性,與祂們之間的關係並不相抵觸」。「由於這種一體性,父整個在子內,整個在聖神內;子整個在父內,整個在聖神內;聖神整個在父內,整個在子內」。

256.號稱「神學家」的聖額我略‧納祥,把這段有關聖三信仰的總結傳授給君士坦丁堡的慕道者們:
首先,請為我保管這珍貴的寶庫,我曾為它生活和奮鬥,也願與它同死,它使我能忍受一切痛苦和看輕所有快樂:我是指對聖父、聖子及聖神的信仰宣認。今天
我就把它交付給你們。不久之後,我要藉它把你們浸入水中並從水中提出。我要把這宣認給你們當作一生的伴侶和主保。我只交給你們一個天主和德能,祂是三位一體,而三位都有區別。這天主沒有本質或實體上的差別,也沒有等級上的高低……三個無限都有同一的無限本性。每位單獨來看,都是整個的天主……三位一起來看也是一個天主……我尚未想到一個天主,聖三便讓我沐浴在祂的光輝中;尚未想到三位,一個天主便充盈了我……」。

四、天主的工程和聖三的派遣
257. 「啊!光明,當受讚美的聖三和一體的根源!」。 天主是永遠的幸福、不朽的生命、永不消逝的光輝。天主是愛:父、子和聖神。天主自由地要傳授祂幸福生活的光榮。這就是祂慈愛的計劃,是一項在創世以前已在祂愛子內擬定好的計劃,「預定了我們藉著耶穌基督獲得義子的名分」(弗 1:4-5),就是因那「使我們成為義子的聖神」(羅 8:15),「預定我們與祂兒子的肖象相同」(羅 8:29)。這項計劃是「在萬世以前……已賜予我們的恩寵」(弟後 1:9-10),而其根源就是聖三的愛。這愛彰顯在創造的工程中,在人類墮落後的整個救恩史中,在聖子的使命中,在聖神及其透過教會而延續的使命中。

258. 天主整個的救恩工程是聖三的共同行動。事實上,聖三既有同一的本性,也只有同一的行動。「父、子、聖神並非創世的三個本原,而是一個本原」。可是,天主每一位依照本身的特性而完成共同的工作。教會引述新約的話宣認說:「我們只有一個天主,就是聖父,萬物都出於祂而存在;也只有一個主,就是耶穌基督,萬物都藉祂而存在;也只有一個聖神,萬物都在祂內而存在」。尤其在聖子降生及恩賜聖神的神聖派遣中,顯露了天主位格的特性。

259. 天主整個的救恩工程,是共同又是個別的工程,使人一方面認識天主三位的特性,另一方面又認識祂們共同的本性。同樣,整個基督徒生活也是跟聖三每一位的共融,無論如何也不能把祂們分開。誰光榮聖父,是透過聖子在聖神內光榮祂;誰跟隨基督,是因受到聖父吸引和受到聖神推動而跟隨祂。

260. 天主整個救恩工程的最終目的,就是所有受造物都能進入真福聖三的圓滿一體中。但如今我們已被召叫,要成為至聖聖三的寓所,主說:「誰愛我,必遵守我的話,我父也必愛他,我們要到他那裡去,並要在祂那裏作我們住所」(若 14:23):
真福聖三依撒伯爾的祈禱:啊!我的天主,我所欽崇的聖三!請幫助我完全忘記自己,為能在祢內定居,使我的靈魂好像進入了永恆的安寧和恬靜。啊,我那永遠不變的天主!沒有甚麼能擾亂我的平安或使我離開祢,反之,每分每秒都要使我更進入祢奧跡的深淵!請安撫我的靈魂,把它變成祢的天空、祢的可愛寓所和祢的休憩之處。但願我總別留下祢獨自一個,而是整個的我留在祢那裡,在信德中警醒,全心欽崇祢,整個獻身於祢的造化工程。

撮要
261.天主聖三的奧跡是基督徒信仰和生活的主要奧跡。天主——父、子、聖神,把自己啟示出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認識天主。

262.天主子的降生給我們啟示:天主是永遠的父,而子與父同性同體,就是在祂內及同祂一起,同是唯一的天主。

263. 聖神是由父因子之名並由子「從父那裡」(若 15:26)被派遣的,這派遣顯示給我們:聖神和父與子是唯一的天主。「祂和父及子同受欽崇,同享光榮」。

264.「父作為第一根源,聖神由父而發,而父作為給予子的永遠恩賜,聖神發自共融的父和子」。

265. 藉著「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而領受的洗禮恩寵,我們奉召分享真福聖三的生命,此世固然處於信仰的晦暗中,但死後將處於永遠的光輝中。

266. 「至公教會的信仰在於在聖三內欽崇唯一的天主,在唯一天主內欽崇聖三,既無位格的混淆,亦無實體的分離:事實上,父、子、及聖神的位格各不相同,但父、子、聖神的天主性卻是同一的,光榮相等,威嚴同是永遠的」。

267. 聖三在存有上既不可分離,在行動上也是如此。但在天主的同一行動中,每一位格顯示其在聖三中的特有行動,尤其是聖子降生及恩賜聖神的神聖派遣。


第三節 全能者

268. 在天主的所有屬性中,信經只提及祂的全能;承認這點對我們生命極為重要。我們相信這種全能是全面的,因為天主創造一切,統御一切,無所不能;是富有愛心的,因為天主是我們的父親;是神奇奧妙的,因為當祂的全能「在軟弱中顯露」時(格後 12:9),只有信德才能辨認。
「祂創造了所喜愛的萬物祂創造了所喜愛的萬物」(詠 115:3)

269. 聖經多次肯定了天主的全面能力。祂被稱為「雅各伯的大能者」(創 49:24;依 1:24等等)、「萬軍之軍的上主」、「大能、有力的上主」 (詠 24:8-10)。若說天主對「天和地」(詠 135:6)是全能的,因為是祂創造了它們。所以祂無所不能,可隨心所欲地處理祂的一切工程。祂是宇宙的主宰,是祂給宇宙定了秩序,這秩序完全服從祂的安排和指使。祂也是歷史的主宰,可照自己的喜愛統領人心和管治所發生的事。「祢隨時可用祢的大能,有誰能抵抗祢有力的手臂?」(智 11:22)。
「祢憐憫眾生祢憐憫眾生,,因為祢是無所不能的因為祢是無所不能的」(智 11:24)

270. 天主是全能的父親。祂的父愛跟祂的能力互相輝映。因為祂在照顧我們的需要時,顯示了祂慈父的全能;透過接納我們為義子,祂把自己賜給我們(「我要做你們的父親,你們要做我的子女,這是全能的上主說的」格後 6:18);最後,因著祂的無限仁慈,祂自由地寬恕我們的罪惡,把祂的能力表露無遺。

271. 天主的全能絕非任意妄為的: 「在天主身上,能力和本質、意志和理智、智慧和正義都是同一的事, 因而在天主的能力範圍內, 不能做任何不符合天主的合理意願或明智理性的事」。

外表無能的天主的奧跡
272. 對全能的天父的信心,會因著邪惡和痛苦的經驗而受到考驗。天主有時似乎不存在,無能阻止惡事的發生。然而,天父以最奧秘的方式顯示了祂的全能,就是藉著祂聖子的謙抑自下和復活,戰勝了邪惡。因此,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基督是「天主的德能和天主的智慧。因為天主的愚妄總比人明智,天主的懦弱也總比人堅強」 (格前 1:24-25)。當基督復活和受顯揚時,天父揭露了「祂對我們虔信的人,所施展的強有力而見效的德能是怎樣的偉大」(弗 1:19-22)。

273. 只有信德才能依附天主全能的奧妙安排。因著這信德,人誇耀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德能來到自己身上。童貞瑪利亞就是這信德的至高典範,她相信了「在天主前沒有不可能的事」(路 1:37),並頌揚上主說:「全能者在我身上行了大事,祂的名字是聖的」(路 1:49)。

274. 「堅強我們的信德與望德最好的方法,莫過於把『天主前沒有不可能的事』這個信念,深深地銘刻在我們的心靈上。因為凡信經教我們信的事,無論如何偉大、不可思議,以及超越自然常律的事物,只要我們的理智有了天主全能的意識,自然就毫無疑慮地相信了」。

撮要
275. 我們同義人約伯一起,承認說:「我知道祢事事都能,祢所有的計劃,沒有不實現的」(約 42:2)。

276.教會忠於聖經的見証,多次向「全能永生的天主」祈禱,堅信「在天主前沒有不可能的事」(創 18:14;路 1:37;瑪 19:26)。

277. 天主使我們棄邪歸正,以恩寵與我們重修舊好並藉此來顯示祂的全能,(「天主,祢在仁慈及寬恕方面,充分地顯示了祢的全能……」)。

278.若不信天主的愛是全能的,如何相信父能造生我們,子能救贖我們,聖神能聖化我們呢?

卷一信仰的宣認 - 創造者
天主教教理卷一 信仰的宣認

第二部分 第一章

第四節 創造者
279. 「在起初天主創造了天地」(創 1:1)。聖經就是用這幾句隆重的話開始的。信經也採用了同樣的話,承認全能的天父「創造天地萬物,無論有形與無形」。所以我們首先講論創造者,然後講論祂的創造,最後講論人類因犯罪而墮落,天主子耶穌基督就是因此前來救贖我們。

280. 創造是「天主一切救恩計劃」的基礎, 是「救恩史的開始」,在基督身上達到了巔峰。反過來說,基督的奧跡對創造的奧跡也有決定性的光照,它揭露了「在起初天主創造了天地」(創 1:1)的目的:從起初天主就想到了在基督內新創造的光榮。

281. 為此,逾越節晚上,慶祝在基督內新的創造時,讀經即以創世紀開始;同樣,在拜占廷的禮儀中,創世紀也是主的重大節日前夕的第一篇讀經。根據古人的見証,為慕道者受洗而安排的訓導也遵循同樣的步驟。

一、有關創造的教理講授
282. 有關創造的教理講授十分重要,它涉及人類和基督徒生活的基礎:事實上,它使基督徒信仰為每個時代的人所發出的基本問題,給予明確的答覆:「我們從哪裡來?」「我們往哪裡去?」「我們的起源為何?」「我們的終向是甚麼?」「一切存在的東西將何去何從?」起源及歸宿這兩個問題,是不可分開的。它們對我們的生活和行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和方向。

283. 世界和人類的起源問題,曾是許多科學研究的對象,使我們對宇宙的年代與幅度、生物的變遷、人類的出現等知識充實了很多。這些發現促使我們更讚嘆造物主的偉大,感謝祂的各項工程及賜予學者與研究者的聰明和智慧。他們可與撒羅滿同聲說道:「是祂把所有事物的正確知識賜給了我,使我明瞭世界的構造,和元素的能量……因為教導我的,是造萬物的技師——智慧」(智 7:17-21)。

284. 對這些研究的濃厚興趣,乃發自另一層次的問題、超越自然科學本身的範圍。這問題並非只想知道物質宇宙何時及怎樣形成,人類何時出現,而是要發掘這種起源的意義何在:它是發自巧合、盲目的命運、莫名的需要呢?抑或受制於一位超越的、聰明的、良善的、稱為天主的存有?如果這世界是來自天主的智慧和良善,那麼為甚麼有邪惡呢?它從何而來?誰要對它負責?有沒有解脫?

285. 關於宇宙的起源問題,基督徒信仰一開始就要面對各種與自己不同的答案。事實上,在古老的宗教和文化中,可找到許多有關起源的神話。有些哲學家認為一切都是神,世界就是神,世界的變化即是神的變化(泛神論)。有些則說世界是天主的一種必然流露,它由這根源發出,又回到祂那裡。另有一些人則主張有兩個永存的本原:善與惡、光明與黑暗,兩者不斷在搏鬥 (二元論,摩尼派善惡二元論)。按照這些觀念的一些說法,世界 (至少物質世界)是壞的,是墮落的產品,故此應予排除或摒棄 (唯識論)。有些人承認世界是神所造,可是像一個鐘錶,造了以後,就讓它自生自滅 (自然神論)。最後,有些人不接受世界有任何超越的來源,而認為它純粹是一種永久存在的物質組合 (唯物論)。所有這些解釋都在說明萬物起源問題的持久性和普遍性,只有人類會探討這樣的問題。

286. 毫無疑問,人的智力已能對宇宙起源的問題找到答案。事實上,人的理智之光,透過天主所造的萬物,已確實地認識造物主天主的存在,縱使這種知識多次為錯誤所隱蔽或歪曲。為這緣故,信德前來堅強及光照理智,好能正確地了解這些真理:「因著信德,我們知道普世是藉天主的話形成的,看得見的是由看不見的化成的」(希 11:3)。

287. 創造的真理對整個人生如此重要,以致天主因其慈愛願意把一切有關創造的知識,為自己子民的得救而啟示給他們。除了每人可對造物主擁有的自然知識外,天主還逐漸地把創造的奧跡啟示給以色列民。祂揀選了聖祖們,使以色列民離開埃及,在選拔以色列時,也創造和塑造了以色列;祂顯示自己就是那世上萬民和整個大地都屬於祂的那位,而且是祂獨自「化成了天地」(詠 115:15; 124:8; 134:3)。

288. 如此創造的啟示,就跟唯一天主與其子民所訂盟約的啟示和實現是不可分的。創造的啟示是走向盟約的第一步,是天主全能的愛第一個和普遍性的見証。此外,創造的真理在先知們的預言、在聖詠和禮儀的祈禱、在選民的智慧反省中,越來越有力地表達出來。

289. 在聖經有關創造的所有文字中,創世紀的前三章佔著極為獨特的位置。從它們的文體去看,這些文章可能有不同的來源。受默感的作者們把它們放在聖經的開端,是要用莊嚴的話,來表達創造的真理,即在天主內受造界的起源和歸宿、它的秩序和美善、人類的召喚、罪惡的悲劇以及得救的希望等。在基督的光照下,依照聖經的統一性和教會的生活聖傳去閱讀,這些文字就成為解釋「起源」諸奧跡的教理講授的主要來源:就是創造、墮落、及救恩的許諾。

二、創造是天主聖三的工程
290. 「在起初天主創造了天地」(創 1:1)。這幾個聖經開首的字句,肯定了三件事:永遠的天主給了一切在祂以外存在的事物一個開端。唯獨祂是創造者(希伯來語 bara——創造,常以天主為主詞)。凡存在的一切(以「天地」的格式來表達)都屬於祂,祂給予它們存在。

291. 「在起初已有聖言……聖言就是天主……萬物是藉著祂而造成的,沒有一樣不是由祂而造成的」(若 1:1-3)。新約啟示天主藉著永遠的聖言、祂的愛子創造了一切。「天上和地上的一切,都是藉祂而造成的……一切都是藉著祂,並為了祂而受造的。祂在萬有之先就有,萬有都賴祂而存在」(哥 1:16-17)。教會的信仰也承認聖神的創造行動:祂是「賦予生命者」、「造物者聖神」、「萬善的根源」。

292. 在創造中,子和神的行動與父的是一個不可分的整體行動,這在舊約中已有所暗示,在新約中啟示出來,被教會的信仰規範 (regula fidei)明確地肯定:「存在的只有一個天主……祂就是聖父、天主、造物者、創作者、安排者。祂由自己、即藉著祂的聖言和智慧,藉著子和神有如『自己的雙手』創造了一切」。創造是天主聖三的共同工程。

三 、「 世界是為了天主的光榮而受造」
293. 這是聖經和聖傳不斷教導和慶祝的基本真理:「世界是為了天主的光榮而受造」。聖文德解釋道:「天主創造了萬物,不是為增加自己的光榮,而是把這光榮顯示和通傳出來」。因為天主除了祂的慈愛和良善外,並無其他創造的理由。「當愛的鑰匙一打開祂的手,萬物隨即出現」。梵蒂岡第一屆大公會議解釋道:
這唯一的真天主,以其慈善和全能,及其最自由的決定,在起初就從虛無中創造了精神和有形的兩種受造物,這並非為增加自己的幸福或獲得甚麼美善,而是透過祂所賜予受造物的美善,來顯示自己的美善。

294. 天主的光榮在於使祂的慈善得以顯示和通傳,世界就是因此而受造。天主使我們「藉著耶穌基督獲得義子的名分,這是祂慈愛計劃的決定,為頌揚祂恩寵的光榮」(弗 1:5-6)。「因為天主的光榮就是活生生的人,而人的生命就是享見天主:如果天主透過創造的啟示,已能使世上的一切生物獲得生命,那顯示天父的聖言,更能使那些看見天主的人獲得生命」。創造的最終目的,就是「創造萬物的天主,也成為萬物之中的萬有(格前 15:28),一面獲得祂的光榮,一面達致我們的幸福」。

四、創造的奧跡

天主以智慧和愛去創造
295. 我們相信世界是天主按照祂的智慧造成的,而非任何需要、盲目命運、或偶然的產物。我們相信世界是發自天主自由的意志,祂願使受造物分享祂的存在、祂的智慧和祂的慈善:「祢創造了萬物,萬物都是因了祢的旨意而存在、而造成的」(默 4:11)。「上主,祢的化工,何其浩繁!全是祢以智慧所創造」(詠 104:24)。「上主對待萬有,溫和善良,對祂的受造物,仁愛慈祥」(詠 145:9)。

「天主從無中創造」
296.我們相信天主為了創造,並不需要任何預先存在的東西,也不需要任何援助。創造也並非天主實體的必然流露。天主自由地「從無中」創造。
聖德奧斐羅•安提約基,《向奧都利証道》:如果天主從已存在的物質中造出世界,那又有甚麼了不起呢?一個人類的技師,當你給他材料時,他也會製造他想製造的事物。反之,天主的能力正好在這一點上顯示出來,就是祂能從無中,創造祂所喜愛的一切。

297.天主「從無中」創造的信仰,可由聖經証明,是充滿許諾和希望的真理。那七個兒子的母親曾在他們殉道時這樣鼓勵說:
我不知道你們怎樣出現在我的腹中;不是我給了你們靈魂與生命,也不是我構成了你們每一個人的身體。世界的創造者,既然形成了最初的人,賜予萬物以起源,也必仁慈償還你們的靈魂和生命,因為你們現在為愛護祂的法律捨生致命……我兒,請仰視天、俯視地,觀察天地間形形色色的事物!你該知道,這一切都是天主從無中造成的,人類也是如此造成的 (加下 7:22-23,28)。

298. 既然天主能夠從無中創造,祂也能藉聖神賜予罪人靈性的生命,在他們內塑造一顆純潔的心,藉復活而賜予死去的人肉身的生命,祂是「叫死者復生,叫那不存在的成為存在的那位」(羅 4:17)。祂既然藉著聖言能從黑暗中發出光明,祂也能把信德之光賜予那些不認識祂的人。

天主創造了和諧與美好的世界
299. 由於天主是以智慧創造,祂的化工是有秩序的:「祢處置一切,原有一定的尺度、數目和重量」(智 11:20)。在永遠的聖言內、並藉著祂、即「看不見的天主的肖象」(哥 1:15)而受造的萬物,是指向天主的肖象—— 人,並供人用,而人本身奉召與天主建立位際的關係。我們的理解力,由於分享天主的理智之光,可以明白天主透過造化對我們所說的話,雖然我們要用很大的努力,謙恭地去面對造物主和祂的工程。萬物出自天主的美善,也分享這種美善(「天主看了認為好……很好」:創 1:4,10,12,18,21,31)。因為天主願意把創造作為禮物送給人,作為一種保留和託付給人的產業。教會曾多次須為創造的美善辯護,包括物質的世界在內。

天主既超越又臨在受造界
300. 天主無限地大於自己所有的工程:「祂的威嚴遠比天高」(詠 8:2),「上主的偉大,不可測量」(詠 145:3)。由於祂是至高和自由的造物主,是萬有的第一因,祂深入地臨在於所有的受造物中:「我們生活、行動、存在,都在祂內」(宗 17:28)。依照聖奧思定所說的話,祂「比我最卓越的更卓越,比我最內在的更內在」。

天主保存和支持受造界
301. 天主創造了萬物後,並沒有置之不顧。祂不但賜給它們存在,還時時刻刻地保存著它們,給予它們活動的能力,引導它們達到自己的終向。承認這種對造物主的完全依賴性,乃智慧、自由、喜樂和信賴的根源:
的確,祢愛一切所有,不恨祢所造的;如果祢憎恨甚麼,祢必不會造它。如果祢不願意,甚麼東西能夠存在?如果祢不吩咐,甚麼東西能夠保全?愛護眾靈的主宰!只有祢愛惜萬物,因為都是祢的 (智 11:24-26)。

#302-354

五、天主實現祂的計劃:天主的眷顧
302. 受造界有其本身的長處和美善,但從造物主手中出來時,並非全部完成的。它「在過程中」(in statu viae)受造,邁向天主為它指定的、仍須達成的最後的完美。天主引導受造物邁向這種完美的各項措施,我們稱之為天主的眷顧。
天主以祂的眷顧保護及掌管所創造的一切,「智慧施展威力,從地極直達地極,從容治理萬物」(智 8:1)。因為「萬物在祂眼前都是袒露敞開的」(希 4:13),包括受造物將要實現的自由行為在內。

303. 聖經的証據是一致的:天主的眷顧是具體和直接的關懷,祂關心一切,由最細微的事以至世界和歷史的大事。聖經極力強調天主對事件演變的絕對主權:「我們的天主在天上居住,祂創造了所喜愛的萬物」(詠 115:3);又談及基督說:「祂開了,無人能關;祂關了,無人能開」(默 3:7);「人在心中盡可策劃多端,實現的卻是上主的計劃」(箴 19:21)。

304. 我們可以發現,聖經的主要作者——聖神,多次把一些行為歸於天主,而不提及第二因。這並非一種原始的「說法」,而是一種深入的方式,來提醒人有關天主的至高權威,和祂對歷史和世界的絕對主權,從而教導我們對祂的信賴。聖詠的祈禱,就是教導這種信賴的偉大學校。

305. 耶穌要求我們對天父的眷顧懷有赤子般的信賴,祂對自己子女們的需要照顧得無微不至。「你們不要憂慮說:我們吃甚麼,喝甚麼,穿甚麼?……你們的天父原曉得你們需要這一切。你們先該尋求天主的國和祂的義德,這一切自會加給你們的」(瑪 6:31-33)。

眷顧與第二因
306. 天主是自己計劃的最高主宰。不過,在實施計劃時,祂也利用受造物的合作。這並不表示祂的無能,而是顯示出全能天主的偉大與慈善。因為天主不但賜予受造物存在,也賜予它們這種尊嚴,可以自主行動,彼此互為原因,從而合力完成祂的計劃。

307. 對於人,天主甚至讓他們能自由地參與祂的照顧,把「管理」和統治大地的責任託付給他們。這樣,天主使人運用其自由和理性,去完成創造的能刻意地進入天主的計劃。那時他們便全面地成了「天主的助手」(格前 3:9;得前 3:2)和天國的合作者。

308. 天主在受造物的所有行動中運作,這真理跟天主為造物主的信條分不開。祂是在第二因內及藉第二因而工作的第一因:「因為是天主在我們內工作,使我們願意,使我們力行,為成就祂的善意」(斐 2:13)。這項真理並未削弱受造物的地位,反而予以加強。受造物既來自天主的大能、智慧和慈善,一離開它的根源便一無所能,因為「受造物無造物主,勢必消失」;更不能沒有祂恩寵的助佑而達到自己最後的終向。

眷顧與惡的難題
309. 既然全能的天父,是美好與和諧的宇宙的創造者,悉心照顧所有的受造物,那麼,為甚麼會有邪惡存在?對這個如此迫切又不可避免、如此痛心而又深奧的問題,任何倉卒的答案都是不足夠的。唯有整體地看基督徒信仰,才有這個問題的答案:創造的美好、罪惡的悲劇、天主耐心的慈愛。天主藉著各種盟約、祂聖子的降生救贖、聖神的恩賜、教會的建立、聖事的力量,以及藉著幸福生活的召喚,來與人類接觸。對這幸福的生活,自由的受造物被邀事先同意,然而,由於一個可怕的奧秘,他們也可事先迴避。基督徒的訊息中沒有一點不對惡的問題部分地提出答案。

310. 然而,天主為甚麼不創造一個沒有惡存在的完美世界呢?天主以祂無限的能力,常常可以創造更美好的事物。可是,天主以祂無限的智慧和慈愛,願意自由地創造一個「在過程中」的世界,邁向它最終的完美。這種演變在天主的計劃中,會牽涉某些事物的出現及另一些事物的消失,有較為完美的,也有不甚完美的事物;有自然界的成長,也有敗壞。因此,只要受造物尚未達致它的圓滿,有物質的善,也有物質的惡。

311. 天使和人類,作為理性和自由的受造物,應該以自由的抉擇和高於一切的愛,走向他們終極的目標。因此,他們有誤入歧途的可能。事實上,他們確曾犯了罪。於是倫理的惡就進入了世界,就其嚴重性來說,它與物質的惡不能相比。無論直接或間接地,天主絕不是倫理惡的原因。不過,為了尊重受造物的自由,祂容許惡發生,並奇妙地從惡中引發出善:
聖奧思定,《信望愛三德彙論》:全能的天主……因為祂是至善的,絕不容許任何惡存在於自己的工程中,除非祂有充分的能力和仁愛,足以從惡本身引出善來。

312. 這樣,假以時日,我們可發現天主在祂的全能眷顧中,能由受造物所造成的惡果,甚至是倫理的惡果中,引出善來。若瑟對他的哥哥們說:「叫我到這裡來的並不是你們,而是天主……你們原有意對我作的惡事,天主卻有意使之變成好事……挽救了許多人民的性命」(創 45:8; 50:20)。整就是基督的光榮和我們的救贖。可是,惡並不因此而變成善。

313.「天主使一切協助那些愛祂的人」(羅 8:28)。聖人們的見証不斷地証實了此項真理:
聖女加大利納•西恩那給「那些面對不幸的事而反感和抗拒的人」說:「一切都來自愛,一切都為使人得救而安排,天主所作的無非是為這個目的」。
聖多瑪斯•摩爾在殉道前安慰他的女兒說:「除非天主願意,甚麼事情也不會發生。我深信無論發生甚麼事,不管它外表看來是多麼的壞,實際上常是對我們最好的」。
朱利安•諾里奇也說:「我靠天主的恩寵學會要堅決地保守信德,……我應根據和熱切相信吾主在此刻所展示的—— 一切都會轉好」。

314. 我們堅決相信,天主是世界和歷史的主宰,但祂所眷顧的人間旅程卻往往不為人知。只有到了終點,當我們完結局部的知識、「面對面」地 (格前 13:12)看見天主時,我們才能完全認識這些道路,天主就是沿著這些道路,甚至經歷過壞事和罪惡的悲劇,要引導祂的受造物,抵達那最後的 安息的祥和中,天主正是為此而創造了天地。

撮要
315.天主在創世和造人時,已為祂全能的愛心和智慧留下初步和廣泛的痕跡,也初次宣布了祂的「慈愛計劃」,其目的是指向基督內的新創造。

316.雖然創世工程特別歸於聖父,然而父、子、聖神同是創世的唯一及不可分的本原,也同樣是信德的真理。

317.天主獨力創造,是祂自由地及直接地創造了宇宙,無需任何其他的協助。

318.任何受造物都沒有無限的能力,足以名正言順地「創造」事物,就是使那未存在過的存在(傳統稱之為「從無中創造」)。

319.天主創造了世界,是為顯示及通傳祂的光榮。使祂的受造物能分享祂的真理、祂的慈善、祂的美麗,天主正是為了這光榮而創世。

320.創造了宇宙的天主,藉著祂的聖言,「這以自己大能的話支撐萬有的聖子」(希 1:3),及藉著賦予生命的創造之神,繼續保持宇宙的存在。

321.天主的眷顧就是祂以智慧和慈愛,引導萬物達到自己最後終向的各項措施。

322. 基督勸我們要以赤子之情將自己交付給天父的眷顧,聖伯多祿宗徒也回應說:「將你們的一切掛慮都託給祂,因為祂必照顧你們」(伯前 5:7)。

323.天主的眷顧也透過受造物的行動而運作。天主賜給人類自由,使能與祂的計劃合作。

324. 天主容許物質惡和倫理惡,這是一個奧跡。天主藉其聖子耶穌基督予以闡明,聖子為了戰勝罪惡,死而復活。信德使我們肯定,天主不會容許惡發生,除非祂從惡中引發出善。至於祂所採取的途徑,我們只有在永生中才能完全得悉。

第五節 天與地
325.宗徒信經宣認天主是「天地的創造者」,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則闡述:「天地萬物,無論有形無形,都是祂所創造的」。

326. 在聖經上,「天地」二字指一切的存有,整個的受造界,也指在受造物之間的聯繫。聖經既把天地連接又將之區別:「地」是人的世界,「天」或「諸天」這些詞可以指穹蒼,也可指天主自己的「地方」:所以,我們的「在天之父」(瑪 5:16)也可指末世的光榮「天堂」。最後,「天」字也指環繞天主左右的精神體受造物——天使所在的「地方」。

327. 拉特朗第四屆大公會議的信仰誓詞肯定說:「天主在時間的肇始,就從無中創造了精神的與物質的受造物,即天使和大地;其後,祂又造了人類,具有靈魂和肉體,好像是集二者之大成」。

一、天使
天使的存在是信仰的真理
328.沒有肉身的精神體受造物,聖經通常稱之為天使。他們的存在是信德的真理。聖經的証據一如聖傳的一致性同樣地明確。

天使是誰??
329. 聖奧思定論及天使說:「天使一詞是指職務,而非本性。如果問及這本性的名稱,則回答說是天神;如果問及職務,則回答說是天使。按著他的本性是天神,按著他所執行的職務則是天使」。從他們的整個本質看來,天使是天主的侍從和使者。由於「他們時常看到在天之父的面」(瑪 18:10),他們是「執行祂命令的大能臣僕,又是服從上主聖言的聽命公侯」(詠 103:20)。

330. 他們由於是純粹精神體的受造物,具有理智和意志:是有位格和不死不滅的受造物。他們遠比一切有形的受造物完美。他們榮耀的光輝足可証明此事。
基督「「聯同祂所有的天使聯同祂所有的天使」

331. 基督是天使世界的中心。他們是「祂的天使」:「當人子在自己的光榮中,與祂的眾天使一同降來時……」(瑪 25:31)。天使們是祂的,因為他們是藉著祂並為了祂而受造:「因為天上和地上的一切,可見的與不可見的,或是上座者、或是宰制者、或是率領者、或是掌權者、都是在祂內受造的;一切都是藉著祂,並為了祂而受造」(哥 1:16)。他們更是祂的,因為祂使他們成為祂救恩計劃的使者:「他們豈不都是奉職的神,被派遣給那些要承受救恩的人服務嗎?」(希 1:14)。

332. 天使們自創造開始及在整個的救恩史中,都曾或多或少地傳報這救恩,並為實現天主的拯救計劃服務,如:關閉了樂園之門、保護羅特、拯救哈加爾及她的孩子、及阻止亞巴郎下手祭子;法律是「藉天使的手」(宗 7:53) 而傳報,他們引導天主的子民,預告誕辰和使命,以及庇祐先知等等,以上只是略舉幾個例子而已。最後,是加俾額爾天使預告了前驅 (洗者若翰) 及耶穌本人的誕生。

333. 降生的聖言由誕生至升天, 一生都活在天使的朝拜和服侍中。「當天主引領首生子進入世界的時候,說:『天主的眾天使都要崇拜祂』」(希 1:6)。他們在基督誕生時所唱的讚頌歌,至今仍不斷地在教會的歌詠中迴響著:「天主在天受光榮……」(路 2:14)。他們保護了耶穌的童年,在曠野中侍候祂,在山園祈禱中安慰祂,那時耶穌大可讓天使從敵人手中將祂救出如同過去發生在以色列一般。此外,又是天使們「傳播福音」(路 2:10),向人宣布基督誕生和復活的喜訊。當基督再次來臨時,由他們傳報並為祂的審判在旁侍候。

在教會生活中的天使 
334.同樣,整個教會的生活都享有天使們的奇妙和有力的援助。

335.在禮儀中,教會聯同天使去崇拜「聖!聖!聖!」的天主;呼求天使們的助佑 (如追思禮儀中的「願天使導引你到天堂……」又或拜占廷禮儀中的「革魯賓之歌」),並特別慶祝某些天使的紀念日 (聖彌額爾、聖加俾厄爾、聖辣法厄爾、護守天使)。

336.人的生命由童年至死亡,常由天使所保護和代禱。「每個信徒都有一位天使在他身旁作為保護者和牧者,為引導他達到永生」。從此世開始,基督徒生活已藉信仰,參與結合於天主的天使和人類的真福團體。

二、有形可見的世界
337. 是天主創造了豐盈富庶、多采多姿及秩序井然的有形世界。聖經象徵式地把造物主的工程,描述成連續六天的神聖「工作」,而在第七天的「休息」中完成。聖經在談及創造時,教導天主為拯救我們所啟示的真理,可使我們「認識整個造化工程的內在本性、價值及其光榮天主的目的」。

338. 一切都靠造物主天主存在。世界是天主藉其說話從無中創造時,才有了開始。一切存有、整個自然界、整個人類史,都奠基於這件開天闢地的大事:就是世界形成和時間肇始的原本起源。

339. 每個受造物都有自己的美善和優點。對「六天」內的每項工程都這麼說:「天主看了認為好」。「基於受造物的本質,萬物能都有其穩定、真實、和美善的特性,也有自己的規律和秩序」。各樣受造物在它們的本性內,各以自己的方式反映出天主無限智慧和良善的一線光芒。為此,人該尊重每個受造物的優點,以免濫用事物,從而輕視造物主,並為人類和他們的環境帶來可怕的後果。

340. 受造物的彼此依賴是天主所願意的。太陽、月亮、樹木、花草、老鷹、麻雀:種類的繁多與差別給我們說明,沒有一樣受造物是自給自足的,它們只能相互依存,好能互補不足、相輔相成。

341. 宇宙的美麗。從萬物的差異和它們相互的關係,產生了受造世界的秩序與和諧。人類逐漸發現這些關係並將之視為自然律。它們是學者們讚嘆的對象。受造物的美麗反映出造物主無限的美麗,應啟發人類理智和意志的尊重與服從。

342. 受造物的等級是由「六天」創造的次序來表達,從較不完美的到較完美的。天主愛祂的一切受造物,也照顧其中每一樣,甚至於麻雀。然而,耶穌說:「你們比許多麻雀尊貴多了」(路 12:6-7),又說:「人比羊貴重得多了!」(瑪 12:12)。

343.人是創造工程的巔峰。聖經的敘述,清楚地把人的創造跟其他事物的創造分開。

344.所有受造物息息相關,這是由於所有受造物都有同一個造物主,而且都是為祂的光榮而受造的。
聖方濟•亞西西,《太陽歌》:
我主,願祢因萬物而受讚頌,尤其是因太陽哥哥,它使白天出現,以它的光照耀我們。它是美麗的,光輝燦爛,並向我們談及祢,至高的上主。
我主,願祢因水妹妹而受讚頌,它很有用、謙虛、寶貴、和純潔…… 我主,願祢因我們的母親大地而受讚頌,她負載我們,滋養我們,出產許多果實及色彩繽紛的花草……
請你們歌頌和讚美我的天主,並謙虛地稱謝和事奉祂。

345.安息——「六天」工程的結束。聖經說:「到第七天,天主造物的工程已完成」,「這樣,天和地都完成了」;天主「就在第七天停止了所作的一切工程」,「天主降福了第七天,定為聖日」(創 2:1-3)。這些出自默感的話,充滿著有益的教訓:

346. 天主在創造時奠立了一個基礎和一些持久不變的法律,信徒可滿懷信心地依賴這些法律,因為它們是天主盟約忠誠不變的標誌和保証。在人方面,他該效忠這個基礎並尊重造物主刻於其上的法律。

347.萬物是為了安息, 也即是為了敬禮和崇拜天主而創造的。敬禮銘刻在創造的秩序中。聖本篤的會規說: 「別把任何事放在敬禮天主之前」,這指出人的操心應有的秩序。

348.安息是處於以色列法律的核心。遵守誡命就是符合天主在造化工程中所表達的智慧和意願。

349. 第八天。但為我們有了新的一天:就是基督復活的日子。第七天完成第一次的創造,第八天則開始了新的創造。這樣,創造的工程在更偉大的救贖工程上達到了巔峰。第一次的創造在基督內新的創造中,找到它的意義和巔峰,新創造的光輝比第一次創造的更勝一籌。

撮要
350.天使是精神體的受造物,他們不斷地光榮天主並執行祂對其他受造物的救恩計劃。「天使協助一切有益於我們的事」。

351.天使環繞著基督、他們的主,尤其在實現拯救眾人的使命上為祂效勞。

352.教會恭敬天使們,因為他們能在現世的旅途上協助教會,並保護所有的人。

353. 天主願意祂的受造物各不相同,各有所長,相輔相成,層次分明。祂預定所有物質的受造物以人類的利益為終向;整個受造界通過人和人一起以天主的光榮為依歸。

354.尊重那銘刻在受造物中的規律及來自事物本性方面的關係,乃明智的原則和道德的基礎。



卷一信仰的宣認-人

第二部分第一條

第一章
第六節 人
355. 「天主照自己的肖象造了人,就是照天主的肖象造了人:造了男人和女人」(創 1:27)。人在受造界中,享有獨一無二的地位:(一)他是「按照天主的肖象」;(二)精神世界與物質世界在他本性上合而為一; (三)被造成「男和女」;(四)天主把人安置在祂的友誼中。

一、「按照天主的肖象」
356. 在一切有形的受造物中,唯獨人「能認識及愛慕自己的造物主」;人是「世上唯一的受造物,是天主為了人本身所要的」只有人奉召在知識和愛情上,分享天主的生命。人就是為這目的而受造,而且也是人有其尊嚴的基本理由。
聖女加大利納•西恩那,《對話集》:祢為了甚麼理由使人享有這麼大的尊嚴?肯定是那無窮的愛,祢因這愛注視了在祢內的受造物,並深深地愛上他。因為祢為了愛而創造了他,為了愛而使他存在、具有品嘗祢永福的能力。

357. 由於人按照天主的肖象而存在,每個人都有位格的尊嚴;他不只是一個物品,而是一個人。他能認識自己、擁有自己、自由地奉獻自己、並與其他的人溝通。他因恩寵而奉召與自己的造物主訂立盟約,向祂作出無人可替代的信仰和愛的回應。

358. 天主為人創造了一切,但人被造是為事奉和愛慕天主,把整個受造界奉獻給祂:

359.「事實上,只有在天主聖言降生成人的奧跡內,才能真正解釋人的奧跡」:
金口聖若望,《講創世紀的道理》:有甚麼東西在受造時得到如此優遇?只有人,因為人具有偉大而奇妙的活生生形態,在天主眼中比整個受造界更為貴重。天空、大地、海洋及整個受造界都是為人而存在,而且天主對人的得救如此重視,甚至連自己的獨生子也不顧惜。因為天主從不間斷地提拔人到祂跟前,使他坐在自己的右邊。
金言聖伯多祿,《講道集》:保祿宗徒告訴我們:有兩個人給了人類起源,就是亞當和基督……第一個亞當成了有生命的人,最後的亞當成了賦予生命的神。第一個亞當為後者所造成,也從祂接受了靈魂而得以生活……第二個亞當在塑造第一個亞當時,在他身上刻了自己的肖象。祂擔當了第一個亞當的角色並接受他的名字,以免失去祂按自己的肖象而創造的本意。有第一個亞當,有最後的亞當:第一個亞當有一個開始,最後的亞當卻沒有終結。因為這最後的亞當其實是第一個,因為祂說:「就是我,只有我是元始和終結」。

360.由於人類同出一源,因而形成了一個整體,因為天主「由一個人造了全人類」(宗 17:26):
比約十二世,《至高司祭》通諭:我們所瞻仰的奇妙景象就是人類同出一源──天主……;大家都有同一的本性:由物質的肉身和精神的靈魂所組成;大家都有同一的直接目標和在世的使命;同一的居所──大地,它的資源人人都能按自然的權利加以使用,以維持和發展自己的生活;同一的超性終向──天主,人人都要歸向祂;同一個達到那終向的途徑;……大家都是基督以同一贖價贖回來的。

361.「人類的連帶責任與愛德的這條法律」,給我們保証所有的人,包括各式各樣的人、文化和民族,確實都是兄弟姊妹。

二、「靈魂和身體合而為一」
362. 人是按照天主肖象而受造的,是一個同時具有物質和精神的存有。聖經以一種象徵性的語言表達了這個事實:「天主用地上的灰土形成了人,在他鼻孔內吹了一口生氣,人就成了一個有靈的生物」(創 2:7)。所以整個的人成為天主愛的對象。

363. 很多次,靈魂一詞在聖經裡是指人的生命,或指完整的人的位格。但也指人心內最隱密的、最有價值的和特別使他成為天主肖象的一切:「靈魂」是指人的精神本原。

364. 人的身體分享「天主肖象」的尊嚴:它是人性的身體,正因為是一個屬神的靈魂使它活起來,而且是整個的人要在基督的身體內,成為聖神的宮殿。
人是由肉體、靈魂所組成的一個單位。以身體而論,人將物質世界各樣事物匯集於一身。於是,物質世界便藉人抵達其高峰,並藉人歌頌造物主。故此,人不應輕視其肉體生命,而應承認其肉體的美善而加以重視;因為肉體由天主所造,末日又將復活。

365. 靈魂和身體的結合是如此密切,以致該視靈魂為身體的「形」(forma);這表示基於靈魂,由物質組成的身體成為一個活生生的人的身體。在人身上,精神和物質並非兩個本性連接在一起,而是兩者結合而成獨一的本性。

366. 教会教导我们,每个灵魂都直接由天主所造──并非由父母所「产生」──而且是不死不灭的:在死亡时灵魂与身体分离,但并不因此而泯滅,並會在末日復活時,重新與身體結合。

367. 有時人會把靈魂與神魂(spirit)加以區別,就如聖保祿這樣祝禱說:「將你們整個的神魂、靈魂和肉身,在我們的主來臨時,保持得無瑕可指」(得前 5:23)。教會教導我們,這樣的區別並不構成靈魂的二元性。 「神魂」是指當人被創造時,人已被賦予超性的終向,又指人的靈魂能被天主無條件地提昇到與祂共融的境界。

368.教會的靈修傳統也強調人心,即按聖經所指是「人的最深之處」,人就是在那深處決定是否接納天主。

三、「祂創造了男和女」
天主所願意的男女平等與差異
369. 男和女都是天主所造,也即是天主所愛的:就人性而論,兩者是完全平等的,但按其男女性別而論,則各有不同。「成為男人」和「成為女人」乃天主所願意的美好事實:男人和女人都有不可剝奪的尊嚴,直接來自他們的造物主。男女都是「按照天主的肖象」所造,具有同等的尊嚴。在他們「成為男人」和「成為女人」的事實上,反映出造物主的智慧和慈善。

370. 天主絕非按人的肖象而存在,祂既非男人亦非女人。天主是純神,因此在祂內並無性別。然而男和女的「美善」多少反映出天主無限的美善:例如母親、父親及夫君的美善。
「相互依存相互依存」」────「「兩者結合為一兩者結合為一」

371. 天主創造男和女在一起,願意他們相互依存。天主聖言透過聖經的不同章節使我們明白這點。「人單獨不好,我要給他造個與他相稱的助手」(創 2:18)。沒有任何動物能成為人「心心相印」的助手。天主取用人的肋骨「塑造」了女人,並帶她到男人面前,激發男人的驚嘆之聲,使他不禁發出愛慕和共融的呼喊:「這才真是我的親骨肉」(創 2:23)。男人發現女人是另一個「我」,具有同樣的人性。

372. 男人和女人是為了「相互依存」而受造的,但並非指天主造了他們「一半」和「不完整的」。天主造了他們是為使人們彼此共融,各人都能成為另一個的「助手」,因為就位格而言兩者是平等的(我的親骨肉……),就男女性別而言則是互補的。在婚姻中,天主把他們二人結合,「成為一體」(創 2:24),好能傳宗接代:「你們要生育繁殖,充滿大地」(創 1:28)。男女作為夫妻和父母,將人的生命傳遞給子女,以獨一無二的方式協助了造物主的造化工程。

373. 在天主的计画中,男女奉召以天主「管理者」的身分去「治理」大地。这项至高权利不该是任意妄为和破坏性的操纵。按照造物主的肖象去「愛護一切所有」時 (智 11:24),男女奉召去參與天主對其他受造物的眷顧。因此他們對天主所託付的世界,有其責任。

四、樂園中的人
374. 第一個人不但造得好,而且與創造者處於友誼中,與自己和其他受造物也和諧相處,此種友誼及和諧只有那在基督內新造化的光榮才能超越。

375. 教會按新約和聖傳的指示,在正式解釋聖經語言的象徵意義時,教導我們原祖亞當厄娃原是被安置在一個「原始聖德和義德」的狀態下。原始聖德的恩寵就是「分享天主的生命」。

376. 人生的一切幅度原先都被這恩寵的光輝所強化。那時只要人留在天主的親密友誼內,就不必死亡,也不必受苦。人的內部和諧、男女間的和諧、第一對夫婦與整個受造界的和諧,構成所謂「原始義德」的情況。

377. 天主從起初就使人作世界的「主人」,首先使人在其自身作主,自律自重。人就其整個的存有而言原是完整有序的,因為不受三重的貪慾支配,這貪慾使人受制於感官的快樂、財物的貪婪,並使人自恃而反抗理性的命令。

378. 人與天主親切交往的標記, 在於天主把人安置在樂園中生活,「叫他耕種,看守樂園」(創 2:15):工作並非痛苦,而是男女跟天主合作,使有形的受造界達致完美。

379.因著我們原祖的罪,天主在其計劃中為人所預定的原始義德的和諧,便完全失去了。

撮要
380.「聖父……祢按照祢的肖象造生了人類,使人管理世界,統御萬物,事奉祢、唯一的造物主」。

381.人被預定,要按降生成人的天主聖子的肖象 ──「那不可見的天主的肖象」(哥 1:15)──再造,好使基督在眾多兄弟姊妹中作長子。

382.人是「由靈魂和身體所組成的一個整體」。信德道理確認:作為精神的及不死不滅的靈魂,乃直接由天主所造。

383.「天主造的人不是孤單的,祂自起初便造了『男人和女人』(創 1:27),他們的結合便成為人與人共同生活的雛形」。

384.啟示告訴我們男人和女人在犯罪前原有聖德和義德:從他們與天主的友誼中,湧流著他們在樂園生活的幸福。


第七節 墮落
385. 天主無限慈善,祂的一切工程都美好,可是沒有人能倖免痛苦,不能倖免自然的災害── 這些看來是繫於受造物本身的局限,尤其不能倖免倫理惡的問題。究竟惡是從哪裡來的呢?聖奧思定說:「我自問究竟惡從何而來,我卻不知如何回答」,他那辛苦的探討只有在皈依生活的天主後,才找到了出路。因為「罪惡的奧跡」(得後 2:7)只有在「虔敬奧跡」(弟前 3:16)的光照下才能彰顯。天主的聖愛在基督身上啟示出來,一面顯示罪惡的廣泛,一面也顯示了恩寵的盈溢。因此,我們應該面對惡的來源的問題,方法是以信德的眼目,注視那唯一使邪惡敗退的征服者。

一、「那裡罪惡越多,,恩寵也越豐富恩寵也越豐富」
罪惡的事實
386. 罪惡存在於人類的歷史中:任何人企圖忽視或以其他名稱表達這晦暗的事實,都徒勞無功。嘗試了解甚麼是罪惡,首先必須承認人與天主的深切關係,只有在此關係中,罪惡才露出它拒絕與反抗天主的真相,這一直是人的生命和歷史的重負。

387. 罪惡的事實,尤其是原罪的事實,只有在天主啟示的光照下才能明瞭。若無啟示給予有關天主的知識,將不能清楚地認出罪惡,而只能設法把它只解作成長的缺陷、心理的弱點、錯誤或社會組織不足的必然後果等。只有認識了天主對人的計劃,才能明白罪惡是妄用自由,天主賜給受造的人自由,是要人用來愛祂和彼此相愛的。

原罪 ──── 信仰的一項主要真理
388. 隨著啟示的進展,罪惡的事實也得以明朗。雖然舊約的天主子民通過創世紀所敘述的墮落史,已多少認識人類的處境的痛苦,但未能了解這種歷史的終極意義。唯有在耶穌基督的死亡和復活的光照下,它的意義才完全顯示出來。為能認識亞當是罪惡的禍根,必須認識基督是恩寵的泉源。是復活的基督所派遣的護慰者聖神,前來審判世界的罪並啟示那位贖罪者。

389. 原罪的道理可以说是福音喜讯的「反面」,这福音就是耶稣是众人的救主,众人都需要救恩,而救恩是藉基督赐予众人。有基督心意的教会清楚地知道,破坏原罪的启示,必损害基督的奥迹。

如何解讀墮落的敘述
390. 墮落的敘述(創 3)採用了象徵的語言,但肯定是一宗原創性的事件,發生在人類歷史的肇始。啟示使我們確信,整個人類歷史都刻著我們原祖自由所犯的原始錯誤。

二、天使的墮落
391. 在我們原祖抗命性抉擇的背後,有一個誘惑者的聲音反抗天主,他為了嫉妒而使原祖陷入死亡。聖經和教會聖傳視之為一個墮落的天使,號稱撒殫或魔鬼。教會教導我們,他起初是好天使,由天主所造。「事實上魔鬼和其他邪魔,確實是天主所造,原本是好的,但他們自己後來成了邪惡的」。

392. 聖經曾談及這些天使的罪惡。這種「墮落」在於這些受造的精神體,以自由的抉擇,徹底而無可挽回地拒絕天主及祂的神國。我們可從誘惑者對我們原祖所說的話,找到這種背叛的反映:「你們將如同天主一樣」(創 3:5)。「魔鬼從起初就犯罪」(若一 3:8),「又是撒謊者的父親」(若 8:44)。

393. 天使的罪之所以不能獲得寬恕,是由於他們在抉擇上具有無可挽回的特性,而並非天主無限仁慈的一項缺陷。「正如人死後不能再悔改,天使們在墮落後也不可能悔改」。

394. 那被耶穌稱為「從起初殺人的兇手」(若 8:44),聖經証實了其不良影響,他竟企圖阻止耶穌執行天父委託給祂的使命。「天主子所以顯現出來,是為消滅魔鬼的作為」(若一 3:8)。在這些作為中,後果最嚴重的,就是以謊言誘騙了人類違抗天主的命令。

395. 可是撒殫的能力並非無限的,他只不過是受造物而已,他有大能是由於是單純的精神體,但始終是受造物,絕不能阻止天國的建立。撒殫由於憎恨天主及祂在耶穌基督內的國度而在世上活動,同時其活動給每人和社會帶來嚴重的禍患──精神性的及間接地也包括物質性的,雖然如此,這活動卻是天主在其眷顧下所允許的,並會剛柔並重地引導人類和世界的歷史。天主允許魔鬼活動乃是重大的奧秘,但是「我們知道,天主使一切協助那些愛祂的人獲得益處」(羅 8:28)。

三、原罪
自由的考驗
396. 天主按自己的肖象造了人,并让人享有祂的友谊。作为有灵的受造物,人只有自由地服从天主,才能维持此种友谊。这就是禁止人吃知善恶树果子的意义,「因为那一天你吃了,必定要死」(创 2:17)。「知善恶树」(创 2:17)象徵性地指出不可跨越的界限,作为受造物的人必须甘愿服膺,并怀著信心予以尊重。人隶属于造物主,应服从创造的规律和伦理法则,因为这些规律和法则引导人使用自由。

人的第一個罪
397. 人受了魔鬼的誘惑後,喪失了心中對造物主的信賴,並妄用本身的自由,違背了天主的命令。人的第一個罪就在於此。因此,每個罪都是一種違抗天主命令的行為,及對祂的仁愛缺乏信賴。

398.因這罪,人愛自己勝於天主,從而輕視了天主:他選擇了自己,而反對天主,不顧自身受造物的身分,因此罔顧了自己的利益。最初在一種聖德狀態下受造的人,原來由天主預定在榮耀中圓滿地「分享神的生命」。但因了魔鬼的誘惑,他要「如同天主」,但卻「不要天主,超越天主,不從天主」。

399. 聖經描繪了這第一次背命的悲慘後果。亞當和厄娃立即失落了原始聖德的恩寵。他們害怕天主,對祂有一種錯誤的形象,誤以為祂是唯恐失去自己特權的天主。

400. 他們因原始義德所享有的和諧已遭破壞;靈魂上的精神官能對身體的控制也被摧毀;男人與女人的結合處於緊張狀態;他們的關係將帶有私慾和奴役對方的傾向。與受造物的和諧也告決裂:有形的受造物開始與人疏遠和敵視。為了人的緣故,「受造之物被屈服在敗壞的狀態之下」(羅 8:20)。最後,那預先明確地警告的抗命後果將必實現:人要歸於土,即那用來塑造人的土。死亡從此進入了人類的歷史人類的歷史。

401. 自從這第一個罪以後,世界便真的被罪惡的「入侵」所沖擊:加音殺死自己的弟弟亞伯爾;世界的普遍敗壞無不是罪惡的後果。在以色列的歷史中,罪惡經常顯示出來,尤其是對盟約的天主不忠,和觸犯梅瑟法律。即使在基督救贖後,罪惡在基督徒中也從多方面顯露出來。聖經和教會的聖傳,不斷地提及罪惡在人類歷史中的臨在和普遍性:
天主啟示所告知我們的,與我們的經驗正好吻合。的確,人若觀察自己的內心,就會發現自己傾向於惡,沉淪於眾多淒慘境況中;而這些境況決不可能來自美善的造物主。很多次,人因不肯承認天主為其根源,便破壞了那個使他走向自己最後目標的應有秩序,同時也破壞了一切的和諧,不論是人本身的、人與人之間的或人與整個受造界之間的。

亞當的罪對全人類產生的後果
402. 所有的人都被牽連在亞當的罪惡裡。聖保祿確認此事說:「因一個人的悖逆,大眾都成了罪人」(羅 5:19);「就如罪惡藉著一人進入了世都犯了罪……」(羅 5:12)。但保祿宗徒把罪惡與死亡的普遍性和在基督內得救的普遍性對比:「就如因一人的過犯,眾人都被定了罪;同樣,也因一人的正義行為,眾人也都獲得了正義和生命」(羅 5:18)。

403. 教會步武聖保祿的後塵,時常教導我們,那壓迫著人類的重重苦難,以及他們那種向惡和向死的傾向,除非與亞當的罪拉上關係,是不能理解的;這一切也與這個事實有關,就是亞當傳給我們生下來就帶有的罪,這罪就是「靈魂的死亡」。基於這項確實的信仰,教會也給未犯過本罪的嬰兒付洗,以赦免罪過。

404. 亞當的罪如何成為他所有後裔的罪呢?整個人類在亞當內「有如一個人的一個身體」。由於這「人類的一體性」,眾人都被牽連在亞當的罪內,正如眾人都被牽引進入基督的義德內一般。無論如何,原罪的傳遞是一個我們不能完全了解的奧秘。可是我們從啟示知道,亞當不但為自己,也為整個的人性接受了原始的聖德和義德。由於亞當和厄娃降服於誘惑者,犯了個人的罪,但這罪損害了人性,他們則在墮落的情況下把受損的人性傳衍下來。這罪將藉傳宗接代而遺留給整個人類,就是傳遞一個缺乏原始聖德和義德的人性。因此,原罪是以類比的方式被稱為「罪」:它是「感染」而非「觸犯」的罪,是情況而非行動。

405. 原罪雖是人人所固有的,但在亞當的任何子孫身上,原罪都沒有本罪的特性。它在於缺乏原始的聖德和義德,然而人的本性並未完全敗壞:它只是在自己本性的力量上受到損害,要受無知、痛苦和死亡權力的困擾,而且傾向於罪惡(這種對邪惡的傾向稱為「私慾偏情」)。聖洗在給予基督恩寵的生命時,把原罪滌除,使人重新歸向天主。但原罪的後果,即墮落而傾向於惡的人性,仍留在人身上,並促使他展開屬靈的戰鬥。

406. 教會有關原罪傳衍的教義,主要在第五世紀,尤其在聖奧思定駁斥白拉奇主義的催促下,及在第十六世紀,為了對抗新教徒的改革而予以確定。白拉奇認為人無需天主恩寵的助佑,靠他自由意志的本性力量,就能在道德上度一個善良生活;如此他把亞當罪惡的影響縮減為一個壞榜樣。反之,初期的新教改革者宣稱,人已徹底敗壞,他的自由已被原罪所毀滅;他們認為每人所承受的罪和傾向於惡相同,是不能克服的私慾偏情。教會在 529年的奧倫治第二屆會議及 1546年的特倫多大公會議中,特別清楚地宣布了聖經啟示的有關原罪的意義。

一場硬仗
407. 與基督救贖息息相關的原罪教義提供了一個角度,讓人可清晰地辨別人的處境及他在世上的行動。因著原祖犯罪的後果,魔鬼對人奪取了某種主權,雖然人仍能保持自由。原罪驅使人「成為那握有死亡權勢者育、政治、社會行動及習俗等方面,造成嚴重錯誤的原因。

408. 原罪及人類所有本罪的後果,使世界在整體上陷於一種為罪所奴役的局面,這可用聖若望的措辭界定為:「世界的罪惡」(若 1:29)。這措辭也可用來表達團體環境和社會結構對個人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因它們都是人類罪惡的結果。

409.世界完全「屈服於惡者權下」(若一 5:19)的悲慘情況,使人生成為一場戰爭:
整個人類歷史都充滿著反抗黑暗勢力的一場硬仗。如上主所說的,這個戰爭由世界創始起,將延續至末日。人既生活在這戰場上,必須不斷作戰,始能堅定於善。同時,人除非仰賴天主的恩寵,努力奮鬥,不能達到其內在的和諧。

四、「祢沒有將他棄置於死亡的權下」
410. 人在墮落後,並沒有被天主拋棄。反之,天主還召喚他,向他奇妙地預告邪惡將被制伏,而人也要由墮落中被救起。這一段在創世紀中的記載曾被稱為「原始福音」,因為在那裡首次宣布了救主默西亞,宣布了蛇與女人之間的搏鬥,以及她的一位後裔的最後勝利。

411. 基督徒聖傳在這段聖經上,看到一種「新亞當」的宣示,祂藉著「死在十字架上」的聽命(斐 2:8),綽綽有餘地補償了亞當的抗命。此外,教會的許多教父和聖師,在「原始福音」所宣告的女人身上,看到了基督的母親瑪利亞、「新的厄娃」。她以獨一無二的方式,從基督戰勝罪惡的成果中,成為第一個受惠者:使她預先被保護不受原罪的任何玷污,並在她整個塵世的生命中,藉著天主的特別恩寵,也未犯任何罪過。

412 .但為何天主不阻止第一個人犯罪呢?聖大良一世回答說:「基督無可言喻的恩寵給了我們的利益,大於魔鬼因妒忌向我們所奪取的」。聖多瑪斯‧亞奎納也說:「在犯罪後沒有甚麼可阻止人性被召向一個更高的目標。因為天主允許惡,為能從中取得更大的善。為此聖保祿說:『罪惡在那裡越多,恩寵在那裡也格外豐富』(羅 5:20)。聖週的「逾越頌」唱道:『幸運的罪過啊,你竟然為世人賺得了如此偉大的救主!』」。

撮要
413.「天主並未造死亡,也不樂意生靈滅亡……但因魔鬼的嫉妒,死亡才進入了世界」(智 1:13; 2:24)。

414. 撒殫或魔鬼及其他邪魔,乃是故意拒絕事奉天主及其計劃的墮落天

415.「天主造了人於義德的狀態下,但因惡魔的誘惑,人在有史之初,便濫用自由反抗天主,並企圖在天主以外達到自己的終向」。

416.亞當作為第一個人,因著他的罪過,失去了原始聖德和義德,這聖德和正義是他原來非但為他自己,也是為全人類而接受的。

417.亞當和厄娃因著他們第一個罪,損害了人性,並傳給他們的後代,因此後代也缺乏原始的聖德和義德。這種缺乏就稱為「原罪」。

418.原罪的後果,就是使人性的力量變得脆弱,又要受無知、痛苦及死亡之困擾,而且傾向於罪惡(這種傾向稱為「私慾偏情」)。

419.「我們根據特倫多大公會議,認為原罪是與人性一起傳下來的,『不是藉效尤,而是藉生育』,因此是『人人所固有的』」 。

420.基督從罪惡所取得的勝利,賞給我們的利益比罪惡所奪去的更大:「罪惡在那裡越多,恩寵在那裡也格外豐富」(羅 5:20)。

421. 依照基督徒的信仰,「世界乃由造物主的愛所創造和保存;人雖不幸陷於罪惡的奴役,卻為戰勝惡魔的基督,以其十字架及復活所釋放……」。


卷一信仰的宣認 - 天主的獨生子

第二部分
第二章 我信耶穌基督、天主的獨生子

喜訊:天主派遣了祂的兒子
422. 「但時期一滿,天主就派遣了自己的兒子來,生於女人,生於法律之下,為把在法律之下的人贖出來,使我們獲得義子的地位」(迦迦 5)。這就是有關「天主子、耶穌基督」(谷 1:1)的喜訊:天主眷顧了自己的民族,實現了祂向亞巴郎和他的子孫們所作的許諾,而且超越了所有的期待:竟派遣了自己的「愛子」(谷 1:11)來。

423. 我們相信和宣認:納匝肋人耶穌,在黑落德王和凱撒奧古斯都時代,是一位在白冷出世的猶太人,生於以色列的女子,他從事木匠工藝。後來於提庇留為王、般雀比拉多總督執政時,在耶路撒冷被人釘死。祂確是降生成人的天主永遠之子,祂「來自天主」(若 13:3),「自天降下」(若 3:13; 6:33),「且在肉身內降世」(若一 4:2),因為「聖言成了血肉,寄居在我們中間;我們見了祂的光榮,正如父獨生子的光榮,滿溢恩寵和真理……從祂的滿盈中,我們都領受了恩寵,而且恩寵上加恩寵」(若 1:14,16)。

424. 受了聖神恩寵的感動和聖父的吸引,我們相信耶穌並宣認:「祢是基督,永生天主之子」(瑪 16:16)。這是聖伯多祿所宣認的信仰,在這信仰的磐石上,基督建立了祂的教會。
「宣布……基督那不可測量的豐富福音基督那不可測量的豐富福音」(弗 3:8)

425. 傳授基督徒信仰,主要是宣講耶穌基督,好能引人信奉祂。首批門徒一開始就滿腔熱忱地要宣講基督:「我們不得不說我們所見所聞的事」 (宗 4:20)。他們邀請各時代的人,都要進入與基督共融的喜樂:
論到那從起初就有的生命的聖言,就是我們聽見過、我們親眼看見過、瞻仰過、以及我們親手摸過的生命的聖言——這生命已顯示出來,我們看見了,也為祂作証、且把這原與父同在,且已顯示給我們的永遠的生命,傳報給你們——我們將所見所聞的傳報給你們,為使你們也同我們相通;原來我們是同父和祂的子耶穌基督相通的。我們給你們寫這些事,是為叫我們的喜樂得以圓滿(若一 1:1-4)。

教理講授的中心:基督
426. 「在教理講授的中心,我們主要是講那一位,祂就是納匝肋人耶穌、聖父的獨生子……祂曾為我們受苦而死;復活後,如今時常同我們一起生活……講授教理就是揭開在基督身上天主的整個永恆計劃……這就是設法了解基督的言行舉止和祂所行奇跡的意義」。教理講授的目的是:「使人……與耶穌基督共融:只有祂能在聖神內引導我們歸向聖父的愛,使我們分享天主聖三的生命」。

427. 「在教理講授中,所教導的是降生的聖言、天主子基督——其他一切都是以祂為依據的……只有基督施行教導,其他的人不過是祂的代言人,讓基督藉他的口教導……每個傳道員應把耶穌奧妙的話貼合在自己身上:『我的教訓不是我的,而是派遣我來者的』(若 7:16)」。

428. 所以那奉召「講解基督」的人,首先應尋求「認識基督」的崇高價值,也要準備損失一切,「為賺得基督,為結合於祂」,並要「認識基督和祂復活的德能,參與祂的苦難,相似祂的死,也希望得到由死者中的復活」(斐 3:8-11)。

429. 從這種對基督的認識與愛慕,自然地湧出一種願望:去宣講基督及「傳播福音」,並引導別人信奉耶穌基督而說:「是」,同時,使人感到需要日益深入地認識這信仰。為此,依照信經的次序,首先介紹耶穌的主要名號:基督、天主子、主(第二條)。然後信經宣認基督生平的主要奧跡:就是祂的降生(第三條)、祂的逾越奧跡(第四及第五條)和祂的受顯揚 (第六及第七條)。

第二條
「耶穌基督、天主的獨生子、我們的主」
一、耶穌
430. 耶穌按希伯來語解說:「天主拯救」。天使加俾額爾在預報救主誕生時,說祂的名字要叫耶穌,這名字同時表達了祂的身分和使命。由於「只有天主才能夠赦免罪惡」 (谷 2:7),祂要藉自己降生成人的永遠聖子耶穌,「把自己的民族由他們的罪惡中拯救出來」(瑪 1:21)。這樣,在耶穌身上,天主總結祂的整個救恩史,以造福人類。

431. 在救恩史中,天主不但救以色列「擺脫奴役」(申 5:6),使他們離開埃及,而且也救他們脫離罪惡。因為罪惡常是對天主的一種冒犯,只有天主才能赦免。因此以色列民,由於日漸意識到罪惡的普遍性,除了呼求救主的名字外,不能找到其他救援。

432. 耶穌的名字,表示天主自己的名字臨現在祂降生成人的聖子身上,好能普遍而確實地補贖罪過。這是唯一能夠帶來救恩的神聖名字,而且能被眾人呼求,因為藉著降生,祂已與眾人結合,以致「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字,使我們賴以得救的」(宗 4:12)。

433. 救主天主的名字每年由大司祭,以犧牲的血灑在至聖所的贖罪蓋後呼求一次,以補贖以色列的罪。贖罪蓋是天主臨在的地方。當聖保祿說耶穌「是天主公開立定,使祂以自己的血,為信仰祂的人作贖罪祭」時 (羅 3:25),是表示藉祂的人性,「天主要在基督內使世界與自己和好」(格後 5:19)。

434. 耶穌的復活光榮了救主天主的名字,因為如今耶穌的名字完全表達了它的至高能力,它是一個「超越其他所有名字的名字」(斐 2:9-10)。邪神惡魔害怕祂的名字,而耶穌的門徒們是藉祂的名字施行奇跡;因為他們因祂的名向天父所求的一切,天父都應允他們。

435. 耶穌的聖名是基督徒祈禱的核心。所有的禮儀祈禱文都以這格式結束:「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聖母經」也以「爾胎子耶穌並為讚美」作為巔峰。東方教會常作的心靈祈禱、即那稱為「耶穌禱文」的,說:「主耶穌基督、天主子,可憐我罪人」。不少基督徒臨死時口中只呼號「耶穌」的名字,如同聖女貞德那樣。

二、基督
436. 基督一詞來自希伯來語「默西亞」的希臘譯文,解作「受傅者」。若非因為耶穌完全實現了這詞所表達的神聖使命,它將不會成為祂的專有名字。因為在以色列,那些為執行天主賦予的使命而奉獻於主的人,才因天主的名而被傅油。例如:君王、司祭、以及少數的先知。而默西亞的情況應是最傑出的,因天主派遣了祂,是為正式建立祂的神國。默西亞應被上主的神所傅油,在同一時刻中成為君王、司祭和先知。耶穌以其司祭、先知和君王的三重功能,實現了以色列對默西亞的期望。

437. 天使向牧人們報告那誕生的耶穌,乃是天主向以色列所預許的默西亞:「今天在達味城中,為你們誕生了一位救世者,祂是主默西亞」(路 2:11)。從起初祂就是「父所祝聖並派遣到世界上來的」那一位(若 10:36),祂是貞女瑪利亞所懷孕的「聖者」(路 1:35)。若瑟被天主召是出於聖神」(瑪 1:20),務使那「號稱基督」的耶穌,生於達味默西亞後裔中的若瑟的妻子(瑪 1:16)。

438. 耶穌被祝聖為默西亞顯露了祂的神聖使命。「這是祂的名字所指示的。因為在基督的名字內,已暗示了那位傅油的、那位被傅油的以及那位傅油本身:那傅油的就是聖父,那被傅的就是聖子,且是在聖神內被傅,聖神本身就是傅油」。祂從永遠被祝聖為默西亞,在其現世生活中顯露出來,就是當若翰給祂授洗時,就是當天主「以聖神和德能傅了祂」(宗 10:38),「使祂顯示於以色列」(若 1:31),作為他們的默西亞。祂的工作和說話將顯示祂是「天主的聖者」(谷 1:24;若 6:69;宗 3:14)。

439. 許多猶太人,甚至一些懷有與他們共同期望的其他民族,在耶穌身上看到了天主許給以色列的默西亞、「達味之子」的基本特徵。耶穌接受了祂應得的默西亞名號,但有某種保留,因為當時一部分的人,用一種過分人性的觀念去看此名號,主要是政治性的觀念。

440. 耶穌接受了伯多祿承認祂為默西亞的信德宣認,並預告人子那已迫近的苦難的日子。祂藉「自天降下的」(若 3:13)人子的超然身分,揭露了祂默西亞王權的真正內容,正如祂藉受苦僕人的救贖使命所揭露的:「人子來不是受服事,而是服事人,並交出自己的生命,為大眾作贖價」(瑪 20:28)。為此,祂的王權的真正意義只有在祂高懸在十字架上時才顯示出來,但只有當祂復活後,祂的默西亞王權才能由伯多祿在天主的子民前當眾宣布:「所以,以色列全家應確切知道:天主已把你們所釘死的這位耶穌,立為主,立為默西亞了」 (宗 2:36)。

三、天主的獨生子
441. 天主子在舊約裡,是給予天使、特選的民族、以色列的兒女以及他們君王的一個名號。它表示一種義子的名分,即指在天主與受造物之間,建立特殊親切的關係。當所許的默西亞君王被稱為「天主子」時,按照這些章節的字面意義,並不一定意味著祂是超越人性的。那些以此觀念指耶穌為以色列的默西亞的人,大概他們所想說的也不外如此。

442. 但當伯多祿承認耶穌「是默西亞,永生天主之子」(瑪 16:16)時,卻是另一回事,因為耶穌隆重地回答他說:「不是肉和血啟示了你,而是我在天之父」(瑪 16:17)。同樣,保祿在說到自己在大馬士革路上的歸化父時,也說:「從母胎中已選拔我,以恩寵召叫我的天主,卻決意將祂的聖子啟示給我,叫我在異民中傳揚祂……」(迦 1:15-16)。「他即刻在各會堂中宣講耶穌,說祂是天主子」(宗 9:20)。耶穌的神聖身分,自始就是宗徒信仰的核心 ,並首先由作為教會基礎的伯多祿所宣認。

443. 伯多祿所以能辨認耶穌默西亞天主子的超越特性,是因為耶穌清楚地讓主子了?」耶穌回答說:「你們說了,我就是」(路 22:70)。很久以前,祂就自稱是認識父的「子」,有別於天主過去給自己子民所派遣的「僕人」,且超越天使。祂把自己作兒子的身分跟門徒的分開,而從不說「我們的父」除非命令他們:「所以你們應這樣祈禱:我們在天的父」(瑪 6:9);並強調了這種區別說:「我的父和你們的父」(若 20:17)。

444. 福音敘述了在兩個隆重的時刻:基督受洗和顯聖容時,聽到了父的聲音,稱祂為自己的「愛子」。耶穌自稱為「天主的獨生子」(若 3:16),並用這稱號肯定祂先前存在的永恆性。祂要求人們信「天主獨生子的名字」(若 3:18)。基督徒的這種宣認,已在百夫長面對十字架上的耶穌而發出的驚歎中出現:「這人真是天主子」(谷 15:39);因為只有在逾越奧跡中,信徒才能給予「天主子」這稱號終極的意義。

445. 是祂復活後,祂那天主子的身分,在其受顯揚的人性的大能中才顯露出來:「按至聖的神性,由於祂從死者中復活,祂被立為具有大能的天主之子」(羅 1:4)。宗徒們可以承認:「我們見了祂的光榮,正如父獨生者的光榮,充滿恩寵和真理」(若 1:14)。

四、主
446. 在舊約經書的希臘文譯本中,天主啟示給梅瑟的那無可言喻的名字「雅威」(YHWH),譯成了 «Kyrios»「主」。由那時起,主就成了最通用的名字,來表示以色列的天主的神性。新約利用「主」的這個圓滿意義的名字稱呼父,但新穎的是,也用來稱呼耶穌,藉以承認祂是天主。

447. 當耶穌跟法利塞人辯論聖詠第一百一十篇的意義時,祂含蓄地把這名號歸給自己,但對祂的宗徒們卻明顯地披露自己這名號。在祂的公開生活中,祂以行動克服自然、疾病、魔鬼、死亡及罪惡,都顯示了祂天主性的至高權能。

448. 在福音中,很多次,有些人走到耶穌跟前,稱祂為「主」。這個名號表示那些親近耶穌的人,對耶穌的一種尊敬和信賴,期待著祂給予他們援助和痊癒。在聖神的感動下而發出此種稱呼,則表示對耶穌天主性奧跡的承認,與復活的耶穌相遇,則成了朝拜:「我主,我天主!」 (若 20:28)因此,這稱呼帶有一種喜愛與傾慕的色彩,成了基督徒傳統的特點:「是主!」(若 21:7)

449. 教會把「主」的神聖名號歸於耶穌, 在初期的信仰宣辭一開始就確認:天主父應享有的德能、尊崇和光榮,也適合於耶穌,因為祂「具有天主的形體」(斐 2:6),而聖父也顯示了耶穌這種尊威,使祂從死者中復活,並在自己的光榮中顯揚祂。

450. 基督徒從其歷史的開始,在肯定耶穌為世界和歷史之主的身分時,也要求我們承認:人不該絕對地把自己個人的自由,屈服於任何地上的權力下,而只應屈服於天主聖父和主耶穌基督:凱撒並非「主」。「教會深信,人類整個歷史的樞紐、中心和宗旨,就是在於她的主和導師身上」。

451. 基督徒的祈禱也以「主」的名號作為特色,無論在邀請祈禱時:「願主與你們同在!」或在結束祈禱時:「因我們的主耶穌基督」。甚或在充滿信賴與希望的呼喚中:«Maran atha»「主已來了!」或 «Marana tha»「主,請來吧!」(格前 16:22),「阿們,主耶穌,祢來吧!」(默 22:20)。

撮要
452. 「耶穌」這名字,意指「天主拯救」。那位生於童貞瑪利亞的嬰孩名叫「耶穌」,「因為祂要把自己的民族,由他們的罪惡中拯救出來」(瑪 1:21)。「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字,使我們賴以得救的」(宗 4:12)。

453. 「基督」這名號,意指「受傅者」、「默西亞」。耶穌是基督,因為天主「以聖神和德能傅了祂」(宗 10:38)。祂是要來的那一位,是「以色列所希望的」對象(宗 28:20)。

454. 「天主子」這名號,意指耶穌基督與天主聖父的唯一及永遠的關係:祂是聖父的獨生子,祂本身也是天主。要成為基督徒,必須相信耶穌基督是天主子。

455. 「主」這名號,意指天主的至高權威。宣認及呼號耶穌為主,就是相信祂的天主性。「除非受聖神感動,沒有一個人能說:『耶穌是主』」 (格前 12:3)。

教理  #456-483 

第三條 「耶穌基督因聖神降孕,由童貞瑪利亞誕生」
第一節 天主子降生成人

一、為何聖言成為血肉
456. 我們以尼西亞‧君士坦丁堡信經,承認聖言「為了我們人類,,,並為了我們的得救,從天降下;祂因聖神由童貞瑪利亞取得肉軀,而成為人。」

457. 聖言成了血肉,是為拯救我們為拯救我們,,使我們與天主和好:是天主「愛了我們,且打發自已的兒子,為我們做贖罪祭」(若一 4:10)。「父打發了子來作世界的救主」(若一 4:14)。「祂顯示出來,是為除免罪過」(若一 3:5):
聖額我略•尼撒,《教理講述》:我們的本性患了病,需要醫治;墮落了,需要救起;死了,需要復活。我們失去了曾擁有過的財富,必須再還給我們;沉迷在黑暗中,需要給我們帶來光明;成了俘虜,我們期待一位救主;成了囚犯,我們期待一個援助;做了奴隸,我們期待一位解救者。難道所有這些理由都不重要嗎?既然人類已處於一種極端可憐與不幸的處境中,難道還不足以感動天主,使祂下降深入我們的人性來看顧它嗎?

458. 聖言成了血肉,是為使我們因此認識天主的愛:「天主對我們的愛在這事上已顯示出來:就是天主把自己的獨生子,打發到世界上來,好使我們藉著祂得到生命」(若一 4:9)。「天主竟這樣愛了世界,甚至賜下了自己的獨生子,使凡信祂的人不至喪亡,反而獲得永生」(若 3:16)。

459. 聖言成了血肉,是為作我們聖德的模範:「你們背起我的軛,跟我學吧……」(瑪 11:29)。「我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經過我,誰也不能到父那裡去」(若 14:6)。在顯聖容的山上,聖父命令說:「你們要聽從祂!」(谷 9:7)。事實上,祂是真福的典範和新誡命的準則:「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一樣」(若 15:12)。這愛要求確實的自我奉獻,去作祂的追隨者。

460.
聖言成了血肉,是為使我們「成為有分於天主性體的人」(伯後 1:4):
成為有分於天主性體的人
「因為這就是聖言成了人、天主子成了人子的理由:為使人進入與聖言共融和領受天主義子的名分後,成為天主的子女」。「原來天主子成了人,是為使我們成為天主」,「天主的獨生子,為了要使我們分享祂的天主性,便取了我們的人性,為的是成了人之後的祂,能使人成為天主」。

二、聖言降生成人
461. 再引用聖若望的話:「聖言成了血肉」(若 1:14)時,是把天主聖子取人性,為在人性內救我們這一事實稱為「道成人身」(incarnation)。教會以聖保祿所記載的一首歌曲來讚頌降生的奧跡:

462.希伯來書也談及同樣的奧跡:
你們該懷有基督耶穌所懷有的心情:祂雖具有天主的形體,並沒有以自己與天主同等,為應當把持不捨的,卻使自己空虛,取了奴僕的形體,與人相似,形狀也一見如人;祂貶抑自己,聽命至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斐 2:5-8)。
為此,基督一進入世界便說:犧牲和素祭,已非祢所要,卻給我預備了一個身體。全燔祭和贖罪祭,已非祢所喜,於是我說: 看,我已來到…… 為承行祢的旨意 (希 10:5-7)。

463. 信奉天主子真的降生成人,乃識別基督徒信仰的標記:「你們憑此可認出天主的神:凡明認耶穌為默西亞,且在肉身內降世的神,便是出於天主」(若一 4:2)。這是教會一開始就有的令人欣喜的信念,致使她高唱「偉大的虔敬奧跡」:「祂出現於肉身」(弟前 3:16)。

三、、真天主又是真人
464. 天主子降生成人是唯一及無與倫比的事件,但並不是說耶穌基督一部分是天主,一部分是人;也不是天主性和人性的模糊的混合產物。祂確實成了人,但仍是真正的天主。耶穌基督是真天主,又是真人。教會在最初的幾個世紀裡,必須維護和澄清這端信德的真理,以對抗那些想把它歪曲的異端。

465. 最初的異端倒不是否認基督的天主性,而是否認祂的人性(唯識主義的幻象論)。從宗徒時代起,基督徒的信仰就強調天主子「在肉身內」的真正降生。但到了第三世紀,教會必須在安提約基召開的會議中,駁斥保祿‧撒莫撒達 (Paul of Samosata),聲明耶穌基督是因本性、而非因繼嗣而成為天主子。325年的第一屆尼西亞大公會議,在其信經中宣認天主子是「聖父所生,而非聖父所造,與聖父同性同體」,並譴責了亞略 (Arius),他認為「天主子來自虛無」,而且是「與聖父非同性同體的」。

466. 奈斯多略的異端認為,在基督內一個屬人的位格與天主子屬神的位格結合。與他持相反意見的,是聖濟利祿‧亞歷山大和 431年於厄弗所召開的第三屆大公會議,他們宣認「聖言在其位格內,跟那具有理性靈魂的肉體結合為一的時候,便成了人」 基督的人性除了天主子的屬神位格外,別無其他的主體,而這人性是祂在受孕時攝取而成為自己的。因此,厄弗所大公會議於 431年宣認,瑪利亞由於在自己胎中懷了成為人的天主子,故確實成了天主的母親:「說她是天主之母…… 當然不是說聖言的性體或其天主性,是出生於聖童貞。而是說,那個由她所生的具有理性靈魂的聖肉身,已與天主聖言合成一位,故聖言按肉身而言,可說是受生的那一位」。

467. 基督一性論者聲稱,基督的人性,由於被天主子的屬神位格所攝取,便停止存在。駁斥這項異端的,有 451年在加采東召開的第四屆大公會議,它這樣宣認:
步武聖教長的後塵,我們一致教導人相信:同一聖子、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具有完全的天主性和完全的人性,是真天主而又是真人,即具有理性的靈魂和肉身,按其天主性而論,與聖父同一性體;按人性而論,則與我人同一性體,即「在各方面與
我們相似,只是沒有罪過」 (希 4:15)。祂按天主性而論,是在萬世之前,由聖父所生;但按人性而論,則在近世,為了我們並為了我們的得救,由天主之母童貞瑪利亞所生。
我們該承認:在同一基督、主、獨生子身上,具有兩個本性,彼此毫不混淆、毫不變更、毫不分割、毫不相離。但兩個本性的區別絕不因它們的結合而消失,反而能保持各自的特性,結合在同一個位格和主體內。

468. 自從加采東大公會議後,有些人把基督的人性視作一個位格主體。為駁斥這些人,553年在君士坦丁堡召開的第五屆大公會議,發表了有關基督的聲明:「只有一個主體(或位格)……就是我們的主耶穌基督, 聖三中的一位」,因此,在基督人性內的一切,都應歸屬於祂的天主性位格,作為自己的主體,不但是奇跡,而且也包括痛苦甚至死亡:「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其肉體被釘於十字架上者,乃是真天主、榮耀的主和聖三中的一位」。

469.這樣,教會宣認耶穌是不可分的真天主和真人。祂確實是天主子,成了人、成為我們的弟兄,但並不因此而終止其為天主、我們的主:
羅馬禮儀唱道:「過去所有的,如今仍保存;過去沒有的,如今則攝取」。金口聖若望的禮儀則這樣歌頌和詠唱:「啊,天主的獨生子和聖言!祢是不死不滅的,但為了我們的得救,祢卻甘願在天主聖母童貞瑪利亞胎中降生成人。祢是永恆不變的,卻成了人並被人釘死。啊,基督天主!祢以祢的死亡戰勝了死亡,祢是聖三中的一位,與聖父聖神同受光榮,求祢拯救我們」!

四、天主聖子如何是人
470. 由於在聖子降生的奧妙結合中「人性被攝取,但並不因此而消失」,使得教會在過去的世紀中,承認基督人性的完整事實,它具有理智和意志的各項功能;教會同樣一有機會就提醒我們,基督的人性隸屬於攝取它的天主子的屬神位格。祂在這人性內所是和所做的一切,都來自「聖三中的一位」。因此,天主子把祂在聖三內的位格存在方式,傳授給祂的人性。故此,在其靈魂內一如在其肉身上,基督都以人的方式表達聖三的屬神舉止。
天主聖子……用人的手工作,用人的理智思想,用人的意志行動,用人的心去愛。祂由童貞瑪利亞誕生,確實成了我們中的一個,除了罪惡外,完全與我們相似。

基督的靈魂和祂人性的知識
471. 亞坡林‧勞提西亞 (Apollinarius of Laodicaea)認為,聖言在基督內取代了靈魂或神魂的位置。針對這項錯誤,教會宣認永遠的聖子,也取了一個人的理性靈魂。

472. 天主子所攝取的人性靈魂,具有真正人類的知識。由於是人的知識,它本身不可能是無限的,它要在時空內按它生存的歷史情況下運作。為這緣故,天主子成了人後,能夠「在智慧、年齡和恩寵上,漸漸地增長」(路 2:52),而且也須詢問一些在人生處境下靠經驗才能獲知的事情。這完全符合祂取了「奴僕形體」(斐 2:7),甘願貶抑自己的事實。

473. 不過,同時,天主子的這種真正人性的知識,表達了祂位格的屬神生命。「天主子的人性,不是憑自己,而是憑它與聖言的結合,在基督的位格內,認識及顯示那一切適合於天主的事情」。首先,就是成了人的天主子,對其天父的那種親密和直接的認識。天主子即使在祂的人性認知中,也顯示出屬神的洞悉力,透視人心中隱密的思想。

474. 由於基督的人性知識與天主性的智慧結合於降生聖言的位格中,基督完全明白祂要來啟示的永恆計劃。 祂在這領域說不知道的事,在別處卻聲明祂沒有使命予以揭露。

基督的人性意志
475. 同樣,教會在第六屆大公會議中,宣認基督有兩個意志和自然地有兩個本性的運作,即天主性的和人性的,兩者並不對抗,卻互相合作,務使降生的聖言,聽從父命,以人性願意接受祂跟天主聖父和聖神,為了我們的得救所決定的一切。基督的人性意志,「絕不抗拒或勉強追隨,反倒甘心服從全能天主的意願」。

基督的真正的肉身
476. 由於聖言成了血肉,取了真正的人性,基督的肉身就有了局限,因此基督人性的外貌可被「描繪出來」(迦 3:1)。在第七屆大公會議上,教會承認以「可敬而神聖的形象」去表達基督是合法的。

477. 同時,教會時常在耶穌身上,明認「那不可見的聖言出現在我們有形的肉身上」。事實上,基督肉身的個人特徵,表達出天主子的屬神位格。這些特徵構成了祂肉身的輪廓,以致可描繪在一張聖像上而受人尊崇,因為尊崇聖像的信徒,「實際上是尊崇那聖像所表現的人物」。

降生成人的聖言的心
478. 耶穌在祂的生活、痛苦和受難中,認識並愛了我們每一個人和所有的人,並為了我們每人奉獻了自己:「天主子愛了我,且為我捨棄了自己」(迦 2:20)。祂以人的心愛了我們眾人。為此,為了我們的罪和我們的得救而被刺透的耶穌聖心,「是被視為那無限慈愛的主要標記和象徵,神聖的救贖主就是以這愛不斷地愛永恆聖父和所有的人」。

撮要
479.到了天主所定的時刻, 聖父的獨生子、永遠的聖言,即聖父的聖言和實體肖象降生成人,取了人性,並不失落祂的天主性。

480.耶穌基督在其唯一的天主性位格中,是真天主又是真人;為這緣故,祂是天主與人之間的唯一中保。

481.耶穌基督有兩個本性,即天主性和人性;兩者並不相混淆,卻結合於天主聖子唯一的位格中。

482.基督由於是真天主和真人,便具有完全符合和順從天主理智和意志的人性理智和意志,而天主的理智和意志是祂與聖父和聖神所共享的。

483.因此,降生成人是天主性和人性在聖言的唯一位格內奇妙結合的奧跡。

教理 #484-511

卷一 信仰的宣认 - 因圣神降孕

第二章 第三条

第二节 「因圣神降孕,由童贞玛利亚诞生」

一、因圣神降孕
484. 天使向玛利亚报喜,揭开「时期圆满」(迦 4:4)的序幕,就是恩许的实现和准备工作的完成。玛利亚奉召去孕育那位「在祂内住有整个圆满的天主性者」(哥 2:9)。对她的疑问「这事怎能成就?因为我不认识男人」(路 1:34),天主给的回应是藉圣神的能力:「圣神要临于你」(路 1:35)。

485. 圣神的使命常联合于圣子的使命,并与之配合,圣神既是「主及赋予生命者」,祂被派遣是为圣化童贞玛利亚的母胎并使她具有生育天主的能力、怀孕圣父的永生之子,而圣子在她胎中取得人性。

486. 圣父的独生子,由于在童贞玛利亚胎中受孕成人,就是「受傅者──基督」,祂在人生的开始,便是「基督」,即在祂人性生命的开端受圣神所傅油,纵使这种身分是逐步地向牧童、贤士、洗者若翰及门徒们显示出来。所以耶稣基督的整个生命,都显示出「天主怎样以圣神和德能给祂傅了油」(宗 10:38)。

二、由童贞玛利亚诞生
487.有关玛利亚的公教信仰,是基于有关基督的公教信仰,但有关玛利亚的公教教导,却阐明了有关基督的公教信仰。

玛利亚的预选

488. 「天主派遣了自己的儿子来」(迦 4:4),但为给祂预备一个身体,祂愿意和一个受造物自由合作。因此,天主从永远就选择了一位以色列的女儿,一位住在加里肋亚‧纳匝肋的犹太少女,成为自己圣子的母亲,「她是一位已与达味家族中一位名叫若瑟的男子订了婚的童贞女,童贞女的名字叫玛利亚」(路 1:26-27):

仁慈的天父愿意圣子在降生成人之前,先取得那已被预定为母亲者的同意。这样正如过去是一位女人促成了死亡,同样也是一位女人促成了生命的来临。

489. 在旧约的历史中,玛利亚的使命曾由一些圣善的女人予以准备。起初有厄娃:虽然她背了命,但获得了恩许,她的一位后裔要战胜那恶者,并且要成为众生之母。由于这个恩许,撒辣虽已年老也怀孕了一个儿子。天主为显示祂忠于其恩许,相反一切人性的期望,选择那被视为无能和软弱的:撒慕尔的母亲亚纳、德波辣、卢德、友弟德、艾斯德尔及许多其他妇女。玛利亚「在那些诚心期望并承受天主救恩的卑微贫苦人中,高居首位……这位杰出的熙雍女儿,在长期的企盼恩许后,时期终于届满,奠立新的救恩秩序」。

始胎无染原罪

490. 为能成为救主之母,玛利亚「从天主那裡,领有各种相称于这项崇高职位的恩赐」。加俾额尔天使在给她报告喜讯时,向她请安说:「充满恩宠者」(路 1:28)。事实上,玛利亚为能以信德自由地同意给她传报的召叫,必须得到天主恩宠的完全支持。

491. 在过去的世纪中,教会意识到玛利亚既充满了恩宠,在她受孕时就已蒙受了救赎。这就是教宗比约九世于 1854年所宣布的始胎无染原罪的信条:

比约九世,《莫可名言之天主》通谕:荣福童贞玛利亚,曾因全能天主的圣宠和特恩,看在人类的救主耶稣基督的功绩分上,在其受孕之始就被保护,未受原罪的任何污染。

492. 玛利亚在「受孕之始便赋有的这些独特的圣德光辉」,完全是来自基督;她是「因自己圣子的功劳,奇妙地获得了救赎之恩」。圣父「在天上,在基督内,以各种属神的福分,祝福了她」(弗 1:3),超越任何受造物。天主「在创世以前」,已在基督内拣选了她,为使她「在天主面前,藉著爱而成为圣洁无瑕的」(弗 1:4)。

493. 东方传统的教父们,称天主之母为「全然圣善的」(Panhaghia),尊崇她为「没有丝毫罪污,好像被圣神塑成的一个全新的受造物」。玛利亚因天主的恩宠,在她的一生中,从未犯过任何本罪。

「愿愿祢祢的话成就于我的话成就于我」

494. 玛利亚接获天使报讯,她将要藉圣神的德能生下「至高者的儿子」。虽然她不认识男人,但她仍以「信德的服从」(罗 1:5)回应,深信「在天主前没有不可能的事」:「看!上主的婢女,愿照你的话成就于我吧!」(路 1:37-38)。这样,由于同意了天主的话,「玛利亚成了耶稣的母亲,全心接受了天主救世的旨意,不受任何罪恶的阻碍,并整个献身于她的圣子和其事业,与祂一起,在祂权下,藉全能天主的恩宠,为救赎的奥迹服务」

正如圣依勒内所说的:「她因服从而成为自己和全人类得救的原因」。不少古代的教父,也同他一起强调:「厄娃抗命的死结,因玛利亚的服从而解开;贞女厄娃因缺乏信心所束缚的,也因贞女玛利亚的信心而获得了释放」。他们把玛利亚与厄娃比较,称玛利亚为「众生者的母亲」,并多次声称说:「因厄娃而死亡,因玛利亚而获得生命」。

玛利亚————天主之母

495. 在福音中玛利亚被称为「耶稣的母亲」(若 2:1; 19:25),在她的圣子诞生前,在圣神的感动下,她也被称为「吾主的母亲」(路 1:43)。因为,玛利亚藉圣神的工作所怀孕成人的,并且按肉身而言,真实地成了她儿子的那一位,就是圣父的永生之子、圣三的第二位。教会承认玛利亚确实是天主之母 (Theotokos)。

玛利亚————童贞女

496. 在最初表达信仰的条文中,教会就宣认耶稣是只凭圣神的能力,在童贞玛利亚的胎中受孕,而且也肯定了这事的具体状况:耶稣是「非由男人精子,而是藉圣神之功」所受孕的。在贞女怀孕这件事上,教父们看作是一个标记,认为祂确是天主之子,带著一个与我们相同的人性来到世上:

圣依纳爵‧安提约基 (第二世纪初)说:「关于我们的主,你们坚决相信,祂按肉身而言,确是生于达味的后裔;天主子依照天主的旨意和能力,确实生于一位贞女…… 按其肉身,确实在般雀比拉多执政时,为我们被钉在十字架上……确实受了苦难,也确实复活了」。

497. 福音的叙述认为贞女怀孕是件属神的工作,超越任何理智和人类的能力,天使对若瑟这样说:「那在她内受生的,是出于圣神」(玛 1:20),这是指他的未婚妻玛利亚。教会在这事上,看到了天主藉先知依撒意亚的口所作的许诺获得实现:「看,有位贞女要怀孕生子。」玛利亚————终身童贞

498. 马尔谷福音及一些新约书信没有提及玛利亚童贞怀孕一事,有时会引起疑惑。有人甚至会问,这是否只是传说而已,或毫无历史根据的神学构思。关于这疑问,必须回答:对耶稣由贞女怀孕的信仰,曾在非信徒、犹太人和外教人那裡,遇到了强烈的反对、嘲笑和误解;它在其他民族的神话裡找不到动机,也不能符合当时的思想。这事的意义只有通过信仰才能了解,信仰在那「各奥迹相互的关连」上,即在基督的全部奥迹中,由祂的降生至祂的复活,看到这种意义。圣依纳爵‧安提约基对这种关係作証说:「此世的元首忽视玛利亚的童贞和生育,正如他忽视主的死亡:三个响亮的奥迹都是在天主的缄默中完成的」。

499. 对贞女生子这分信仰的深化,使教会宣认,即使在生下成为人的天主子后,玛利亚仍保持著真实和永久的童贞。因为基督的诞生「并未损害她童贞的完整,反而予以圣化」。教会的礼仪庆祝玛利亚为「终身童贞」(Aeiparthenos)。

500. 这称号有时引起反驳,乃因圣经曾提及耶稣的兄弟姊妹。教会时常认为这些章节并不指童贞玛利亚的其他儿子:因为雅各伯和若瑟,「耶稣的兄弟」(玛 13:55),乃是基督的一个门徒玛利亚的儿子,她就是被强调地称为「另一个玛利亚」的那位(玛 28:1)。依照旧约并不罕见的表达方式,兄弟是指耶稣的近亲。

501. 耶稣是玛利亚的独生子。可是玛利亚的精神母性却扩展到祂来拯救的所有的人:「她生了一个儿子,天主使『祂在众多弟兄中作长子』(罗 8:29),他们就是信徒们,玛利亚以母爱,协助他们诞生和培育的工作」。

在天主计划中玛利亚的童贞母性

502. 在整体的启示的脉络中,信德的眼光发现天主在其救世计划中,要祂圣子生于一位贞女的奥秘理由。这些理由既关乎基督本身和救赎的使命,也关乎玛利亚对这使命的接纳,以造福众人。

503. 玛利亚的童贞显示出天主在降生奥迹中的绝对主动性。耶稣只以天主为父。「祂所摄取的人性,从未使祂与圣父分离……按天主性而言,祂是天父的亲生子,按人性而言,祂是圣母的亲生子,但无论按天主性或人性,祂总是天主子」。

504. 耶稣是因圣神的庇荫而在童贞玛利亚的胎中降孕,因为祂是展开新创造的那个新亚当:「第一个人出于地,属于土,第二个人出于天」(格前 15:47)。基督的人性在祂降孕时,便充满了圣神,因为天主「把圣神无限量地赏赐了祂」(若 3:34)。从祂──

被救赎人类的元首──的「满盈」中,「我们都领受了恩宠,而且恩宠上加恩宠」 (若 1:16)。

505. 新亚当、耶稣由童贞女降孕,开始了因信德而在圣神内的嗣子的新生。「这事怎能成就呢?」(路 1:34)。分享天主的生命,「不是由血气、也不是由肉慾、也不是由男慾,而是由天主」(若 1:13)而来。接受这生命的方式是童贞的,因为这生命完全是由圣神赏赐给人的。人类蒙召与天主缔结婚约的意义,在玛利亚的童贞母性上完全实现了。

506. 玛利亚是贞女,因她的童贞是信德的标记,表示她「不受任何疑虑动摇」的信德及她完全献身以顺从天主的意愿 。因她的信德,她成了救主之母:「玛利亚接受基督信仰时,比怀孕基督肉身时更为有福」。

507. 玛利亚既是童贞女又是母亲,因她是教会的形象和最完美的实现:「教会……由于忠信接受天主的圣道,也成为母亲;教会藉著讲道和圣洗把不朽的新生命带给那由圣神所孕育、天主所产生的子女。教会也是贞女,她完全遵守著对淨配许过的诺言」。

撮要

508. 在厄娃的后裔中,天主简选了童贞玛利亚为其圣子的母亲。这位「满被圣宠者」是「救赎的最卓越成果」;在她受孕之始,便已完全免于原罪的玷污,并在她一生中,绝无任何本罪。

509.玛利亚确实是「天主之母」,因为她是降生成人的永远天主子的母亲,而圣子本身就是天主。
510.玛利亚「在受孕、怀胎和生育圣子时都保持著童贞,她是童贞母亲和永远的贞女」;她整个的存有是「上主的婢女」(路 1:38)。

511. 童贞玛利亚「以自由的信德和服从,与天主救人的计划合作」。她「以整个人类的名义」说了「愿你的旨意承行」。因了她的服从,她成了新的厄娃,众生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