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22 August 2021

John 6:60-69

 八月二十二日

常年期第二十一主日

圣若望福音 6:60-69


﹝註解﹞这个主日的福音是耶稣「生命之粮」言论的最后一段,「主日感恩祭典」的福音经文只选读到若望福音第六章69节。为了顾及经文的完整性,我们建议在感恩礼中诵读直到第71节,从本文的内容读者便可明瞭其中的理由。

就内容而言,这段经文不再属于耶稣的「生命之粮」言论,而是这个言论所造成的结果。整段经文仍然是以对话的方式进行,不过和耶稣对话的对象不再是一般的群众,而是祂的门徒。经文的语言也不再是「图像性」的语言,而是一般谈话的语言,直接叙述耶稣关于「圣体圣事」的言论所造成的紧张。

经文内容则仍然继续前面几段的主题,强调耶稣要求信仰,以及人们的不信;但是不同的是,这裡所描述的不再是群众,而是「门徒」的不信。我们可以把经文分成三段:首先是门徒的不信 (60-65),接著是伯多禄宣信(66-69),最后是关于犹达斯的消极资讯(70-71)。


【若六60-61】他的门徒中有许多听了,便说:「这话生硬,有谁能听得下去呢?」耶穌自知他的门徒对这话窃窃私议,便向他们说:「这话使你们起反感吗?

﹝註解﹞耶稣透过「生命之粮」言论(26-59),宣称自己是天主的启示者和生命的施予者。这些话令门徒产生反感,而发言反对耶稣:「这话生硬,谁能听的下去呢?」(60)耶稣以全知的能力,知道他们「窃窃私议」(61),这正是前面犹太人所表现的态度(41),显示门徒们和犹太人一样不相信耶稣。

 

【若六62】那麼,如果你们看到人子昇到他先前所在的地方去,将怎样呢?

﹝註解﹞直接从经文叙述层面来看,读者们应该想像在场聆听耶稣的门徒团体规模不小,而其中「许多人」不相信祂。这个情况大概反映了若望团体当时所面临的真实问题,团体中有许多人信心动摇、甚至可能不再相信。

耶稣的话要求人们做出决定,于是在人群中产生了「相信」和「拒绝」二种对立态度;但是,即使是已经相信的人,也不可对自己的信仰有绝对的确定感,而应该一再地武装自己对抗任何可能的挑战。最大的信仰考验就是十字架,十字架是一个外在可见的恐怖景象,而其所表达的内在真理则是「人子升到他先前所在的地方去」的过程(62)。

 

【若六63-65】使生活的是神,肉一无所用;我给你们所讲论的话,就是神,就是生命。但你们中间有些人,却不相信。」原来,耶穌从起头就知道那些人不信,和谁要出卖他。所以他又说:「為此,我对你们说过: 除非蒙父恩赐的,谁也不能到我这里来。」

﹝註解﹞耶稣说:「使生活的是神,肉一无所用。」(63)相信的人,便会明白耶稣的话赋予圣神,接受耶稣的话的人,便得到生命;不信的人,便认为耶稣的话只是痴人妄言而拒绝接受。然而人之所以能够相信,则完全是因为天主把这个能力给了他,所以耶稣说:「除非蒙父恩赐的,谁也不能到我这裡来。」(65)。经文中特别提到犹达斯,信仰团体藉著这个消极的例子,而想起「耶稣从起头就知道哪些人不信,和谁要出卖祂」(64),也就是说耶稣从开始召叫门徒们的时候,就知道有人并非真正的相信祂。

 

【若六66-69】从此,他的门徒中有许多人退去了,不再同他往来。於是耶穌向那十二人说:「难道你们也愿走吗?」西满伯多禄回答说:「主! 惟你有永生的话,我们去投奔谁呢?我们相信,而且已知道你是天主的圣者。」

﹝註解﹞福音报导许多门徒决定性地离开了耶稣(66),面对这个情况,耶稣转身向那「十二人」问他们说:「难道你们也愿意走吗?」在这个充满戏剧性张力的时刻,西满伯多禄代表整个团体做出抉择:「主!惟你有永生的话,我们去投奔谁呢?我们相信,而且已知道你是天主的圣者。」(68-69)

伯多禄的话显示,他们拥有「父的恩赐」,正确地认识耶稣就是天父所派遣、所祝圣的那一位(十36),祂是启示天主者,是天主具体的临在人间的代表。伯多禄的话是针对当时的情况所做出的信仰宣示,是一个相当细緻的信仰表达,指出信仰者和信仰的对象之间应有「个人性」的关连。


*【若六70-71】耶穌对他们说:「我不是拣选了你们十二个人吗?你们中却有一个是魔鬼。」他是指依斯加略人西满的儿子犹达斯说的;因為就是这人,十二人中的一个,将要出卖耶穌。

﹝註解﹞「十二人」是耶稣特别召选的团体。但是,在这个团体中并非只有光明的代表「伯多禄」,还有黑暗面的代表「犹达斯」。耶稣预言犹达斯将出卖祂,整部若望福音显示,犹达斯一直都有这个阴谋(若六71,十三2,十八3)。这个持续的阴谋和伯多禄宣信形成鲜明的对比。在福音中,犹达斯具有双重身分,一方面是被耶稣特别拣选者,另一方面又是魔鬼(70);他站在邪恶势力控制之下,但又同时也是他们的同伴。这种描写方式显示了问题的严重性,说出犹达斯个人以及一切的背叛者、变节者对于团体所含有的意义。

「生命之粮」言论最后一段经文,含有一个双重的目的:首先,指出天主的启示有时令人产生反感,信仰中的人常常会面临跌倒的危险。变节、背叛是一种具有威胁性的、而且一直和信仰同时存在的力量,即使是信仰团体最核心的成员,也往往会升起魔鬼般的对抗势力。

另一方面,这段经文也显示出信仰是来自天父的恩赐,宣示信仰,对于个人以及团体都深具意义。门徒团体是和耶稣成为朋友团体,真正的门徒绝不离开耶稣。当许多门徒认为耶稣的话生硬,并因此产生反感、离开耶稣,伯多禄却勇敢地反对这样的攻击势力,选择和耶稣站在一起,表达他是耶稣真正的朋友(参阅:若十五15)。


﹝注解取自林思川神父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