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7 May 2022

John 19:25-27

 五月七日

常年期第三周星期六

中华圣母(纪念)


1924年宗座驻华代表刚恒毅总主教,在上海召开首届全中国主教会议后,把中国奉献给圣母。


1941年,在抗日战争中,宗座核准「中国之后」瞻礼(5月31日)。


1973年,台湾主教团呈请宗座,改称「中华圣母节」,于每年母亲节(五月第二主日)前一天举行。


圣若望福音 19:25-27

【若十九25】在耶穌的十字架旁,站著他的母亲和他母亲的姊妹,还有克罗帕的妻子玛利亚和玛利亚玛达肋纳。

﹝教理495﹞在福音中玛利亚被称为「耶稣的母亲」(若 2:1; 19:25),在她的圣子诞生前,在圣神的感动下,她也被称为「吾主的母亲」(路 1:43)。因为,玛利亚藉圣神的工作所怀孕成人的,并且按肉身而言,真实地成了她儿子的那一位,就是圣父的永生之子、圣三的第二位。教会承认玛利亚确实是天主之母 (Theotokos)。

 

【若十九26-27】耶穌看见母亲,又看见他所爱的门徒站在旁边,就对母亲说:「女人,看,你的儿子!」然后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就从那时起,那门徒把她接到自己家里。

﹝註解﹞「女人」在创世纪中,首先是指“厄娃”,她生育了全人类,是“众生之母”。玛利亚被称为「女人」,实在是因为她就是“新厄娃”,是新人类的母亲。

正如圣依肋乃所说的:「她由于服从而成为自己和全人类得救的原因。」所以,古代不少教父在讲道中,很乐意和圣依肋乃一同强调:「厄娃不服从的死结,由于玛利亚的服从而解开,贞女厄娃因缺乏信心而束缚的,因贞女玛丽亚的信心得以解开」;将玛丽亚和厄娃比较,他们都称玛丽亚为‘生活者的母亲’,他们经常宣称‘由厄娃而死亡,由玛丽亚而生还’”(教会:56)。

“女人”在原始福音中,被描绘为偕同她的后裔,一起和撒旦作战的形象(创:三15);在默示录中,“女人”更鲜明地以战士的形象和教会,即她的后裔(十二17),一起作战。这女人和教会密切相连,以至于“女人”的称呼,具有不可忽略的教会论的意义。

﹝教理964﹞玛利亚对教会的角色与她跟基督的结合是不可分的,由此可见:「母子在救赎工程中这一结合,从童贞圣母怀孕基督开始,直到基督死亡,都一直表露无遗」。这结合在基督受难的时刻尤其显著:

荣福童贞在信仰旅途上前进,忠实地保持了她和圣子间的契合,直到十字架下,她站在那裡,不无上主的安排,和她的独子一起受了极大的痛苦,以慈母的心肠将自己和祂的牺牲联繫起来,热情地同意将亲生的儿子奉献为牺牲品;最后,在十字架上临死的基督,用这句话,将她赐给门徒作为母亲:「女人,请看你的儿子」(若 19: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