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二十九日
圣诞节八日庆祝期 第五日
圣路加福音 2:22-35
【路二22-24】按梅瑟的法律,一满了他们取洁的日期,他们便带孩子上耶路撒冷去献给上主,就如上主的法律上所记载的:『凡开胎首生的男性,应祝圣於上主。』并该照上主法律上所吩咐的,献上祭物:一对斑鳩或两隻鶵鸽。
﹝註解﹞按梅瑟法律规定,妇人若生男孩,她就不洁净七天,又要家居卅三天,不可摸圣物,也不可进入圣所(参肋十二2~4),所以『满了洁净的日子』即指產后满四十天。
在这期间之后,必须奉献一隻一岁的羔羊,经由司祭献作全燔祭,才重新成为洁淨的,才可以触摸一切东西,并得以进入圣殿。如果是穷人,无法献上羔羊,可用两隻斑鸠或两隻雏鸽代替(肋十二2-8)。如今,玛利亚产后「到了取节的日期」,便和若瑟带著孩子来到圣殿。
路加同时也报导他们来到圣殿,是为了把孩子献给天主,因为按照法律「凡开胎首生的男性,应祝圣于上主。」这是为纪念犹太人出埃及时,天主保全了他们的长子,因此一切「人或牲畜,凡是开胎首生的」,都属于天主(出十三2),然而,男孩必须藉著祭献牲畜而赎回(出十三15)。
路加把玛利亚的「取洁」和「奉献婴孩耶稣」连结在一起,一方面显示若瑟一家是虔诚的犹太人,但另一方面也为下面的故事提供了叙述性的背景。
【路二25-27】那时,在耶路撒冷有一个人,名叫西默盎。这人正义虔诚,期待以色列的安慰,而且圣神也在他身上。他曾蒙圣神啟示:自己在未看见上主的受傅者以前,决见不到死亡他因圣神的感动,进了圣殿;那时,抱著婴孩耶穌的父母正进来,要按著法律的惯例為衪行礼。
﹝註解﹞西默盎所得『圣神啟示』,乃是『看见上主的受傅者』(参26节);他所得「圣神的感动」,也是引导他「遇见耶穌」。圣神的工作是為引人进入基督的实际(参若十六13~15)。
【路二28-32】西默盎就双臂接过衪来,讚美天主说:「主啊! 现在可照你的话,放你的僕人平安去了! 因為我亲眼看见了你的救援,即你在万民之前早準备好的:為作啟示异邦的光明,你百姓以色列的荣耀。」
﹝註解﹞按照犹太人的传统,父母亲须把新生婴孩带到圣殿,请年高的辣彼為婴孩祝福、祈祷。
在圣神感动下,西默盎认出这个婴孩就是天主许诺给万民的救援,是「启示异邦的光明」(依四二6,四九6),也是「以色列百姓的荣耀」(依四六13)。因而知道圣神的启示业已实现,所以求天主「现在」放他平安离去。 但是,福音作者借着西默盎的话所欲传达的,并不只是一项个人性的启示得到实现而已。因为,在圣经的思想中,「现在」一词指向一个时期的圆满。西默盎对天主的赞颂,真正的深意在于向全人类宣讲:在耶稣基督身上,天主的救援许诺已决定性的开始实现。
【路二33-35】他的父亲和母亲就惊异他关於耶穌所说的这些话。西默盎祝福了他们,又向衪的母亲玛利亚说:「看,这孩子已被立定,為使以色列中许多人跌倒和復起,并成為反对的记号──至於妳,要有一把利剑刺透妳的心灵──為叫许多人心中的思念显露出来。」
﹝教理575﹞因此,为一般的天主子民 (7:48-49),尤其为耶路撒冷的宗教首长,即若望福音所多次称呼的「犹太人」,耶稣的许多言行是一个反对的记号」(路2:34)。当然,祂跟法利塞人的关係并非只是 争辩性的; 有些法利塞人叫祂提防可能发生的危险。 耶稣称讚了一 些法利塞人, 例 如谷十二章三十四节所记 载的经师, 并多次在法利塞人的家中吃饭 。 耶稣肯定了由这些天主子民 的宗教优秀分子所认同的道理:如死人的复活, 虔诚的方式(施捨、祈祷和禁食),视天主为父亲的习惯,以及爱主爱人诫命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