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九日
常年期第三十周星期五
圣路加福音 14:1-6
【路十四1-2】安息日,耶稣进了一个法利塞人首领的家中吃饭;他们就留心观察他。在他面前有一个患水臌症的人。
﹝背景註解﹞安息日不可作工,故膳食是前一天准备好的。
『水臌症』指体内积水肿胀,表明这人身体的某内臟器官(例如肝臟、胰臟等)有病。希腊文此字是个医学名词,在新约圣经中只出现于本处。
﹝註解﹞「他们就留心观察他」指他们怀著恶意寻找控告耶穌的把柄(参谷三2)。
【路十四3-4】耶稣对法学士及法利塞人说道:「安息日许不许治病﹖」他们都默默不语。耶稣遂扶着那人,治好他,叫他走了。
﹝背景註解﹞按照犹太教辣彼的教训,除非人到要死的地步,否则不可在『安息日治病』,因认为治病是触犯在安息日不得作工的条规。
﹝註解﹞「许不许」主耶穌早已看穿他们居心不良,故意提出此问题,含有先发制人的意味。
「他们都默默不语」他们不说话,并不是自知理亏,乃是抱著冷眼旁观、等著瞧的心态。
【路十四5-6】然后向他们说:「你们中间,谁的儿子或牛掉在井里,在安息日这一天,不立刻拉他上来呢﹖」他们对这话不能答辩。
﹝背景註解﹞安息日的法律是同时为人类和牲畜设立的(参申五14)。『儿子』字在有的抄本中作『驴』;以儿子代表人类,以牛代表牲畜。在安息日把掉在井里的人和牛拉上来,是梅瑟法律所允许的;但在安息日治病,却被辣彼的遗传(人对法律所添加的解释)所定罪。
﹝註解﹞主耶穌的问话揭露了法利赛人的缺点:
(1)他们关心牲畜的安危,甚于人的安危;
(2)他们假冒为善,抱持双重标准,苛以求人,宽以律己。
他们无言以对,因为他们对安息日所持的态度,不但违反了天主的心意,也违反了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