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八日
主显节后星期六
圣若望福音 3:22-30
【若三22-28】此后,耶穌和门徒来到犹太地,同他们一起住在那里施洗。那时若翰也在临近撒林的艾农施洗,因為那裡水多,人们常来受洗。那时,若翰尚未被投在监狱里。若翰的门徒和一个犹太人,关於取洁礼发生了争辩。他们便来到若翰前对他说:「辣彼,曾同你一起在约旦河对岸,你给他作证的那位,看,他也施洗;并且眾人都到他那里去了。」若翰回答说:「人不能领受什麼,除非有天上的赏赐。你们自己可以给我作证,我曾说过:我不是默西亚,我只是被派遣作衪前驱的。
﹝註解﹞「我曾说过:我不是默西亚」参阅一章廿节。
我们固然应当活出基督、彰显基督(参斐一20),但我们绝不是基督。我们应当体认自己的身分──我们不是基督,我们乃是基督的见证人,所以一切的光榮都当归给基督。
【若三29】有新娘的是新郎;新郎的朋友,侍立静听,一听得新郎的声音,就非常喜乐:我的喜乐已满足了。
﹝教理523﹞洗者圣若翰是主的直接前驱,被派来给祂准备道路。他是「至高者的先知」(路 1:76),是众先知中最大的,也是最后的一个;他揭开了福音的序幕;他在母亲的胎中,便已接纳基督的来临。他成为「新郎的朋友」(若 3:29)而觉得非常高兴,并指出基督是「除免世罪的……天主羔羊」(若 1:29)。他以「厄里亚的精神和能力」(路 1:17)走在耶稣前面,他以宣讲及使人悔改的洗礼,最后藉殉道为祂作了见証。
【若三30】衪应该兴盛,我却应该衰微。
﹝教理524﹞ 教会每年在举行将临期礼仪时,就在实现对默西亚的这种期待:藉著参与对救主第一次来临的长期准备,激发信徒们对祂第二次来临的热切愿望。教会藉著庆祝前驱的诞生和殉道,认同他的愿望:「祂应该兴盛,我却应该衰微」(若 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