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一日
圣玛窦宗徒(圣史)(庆日)
玛窦是葛法翁城人,又名肋未,是阿耳斐的儿子。他被基督召选为宗徒时,是一位税吏,但他立即起来,跟随了耶稣(玛9:9-13)。
60年左右,他以阿拉美语编写福音,即后来「玛窦福音」的原型;他毫不忌讳,在自己的名字加上「税吏」(玛10:3),以彰显基督是来召罪人,并赦免人的罪过(玛9:13);亦只有「玛窦福音」,记载耶稣说明:他的血,盟约之血,是为大众倾流,以赦免罪过(玛26:28)。同时,「玛窦福音」在开始和结尾,都强调耶稣基督就是常与我们同在的天主(玛1:23; 28:20)。
相传他曾往东方传教,在波斯殉道。
圣玛窦福音 9:9-13
【玛九9】耶穌从那里前行,看见一个人在税关那里坐著,名叫玛竇,对他说:「跟随我!」他就起来跟随了耶穌。
﹝註解﹞『税关』即街上的税银徵收所,通常税吏们是坐在里面等候人来缴税。玛窦不讲理由,没有说账还没有结清,立刻就跟随了耶穌,这在不信的人看来,实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
耶穌所要求我们的,不只是相信祂,还要跟随祂;跟随耶穌,就是在十字架的道路上遵行天主的旨意。只信主而不跟随主的人,天主无从用他。
【玛九10-12】当耶穌在屋里坐席时,有许多税吏和罪人也来同耶穌和衪的门徒一起坐席。法利赛人看见,就对衪的门徒说:」你们的老师为什么同税吏和罪人一起进食呢﹖」耶穌听见了,就说:「不是健康的人须要医生,而是有病的人。
﹝背景註解﹞「法利赛人」是犹太教中最严谨的教派,自夸有高度圣洁的生活、对天主的敬虔、及圣经知识。
﹝註解﹞耶穌啟示祂是『医生』,表明祂是以医生医治病人的态度,而不是以法官审判犯人的态度来对待世人。祂对待世人不是根据公义,乃是根据怜悯和恩宠(罗九15)。
【玛九13】你们去研究一下:『我喜欢仁爱胜过祭献』是什么意思; 我不是来召义人,而是来召罪人。 」
﹝教理2100﹞欲使外在的祭献成为实在的,它必须是属神祭献的表达:「我的祭献就是痛悔的精神……」(咏 51:19)。旧约的先知屡次谴责那些毫无内在参与或与爱近人无关的祭献。耶稣追忆欧瑟亚先知的话:「我喜欢仁爱胜过祭献」(玛 9:13; 12:7);唯一完美的祭献,是基督在十字架上,为爱祂的父,并为我们的得救,所作的全燔祭。联合于基督的祭献,我们能使我们的生活成为献给天主的祭献。